• 8阅读
  • 0回复

港刊文章:《今日美国青年作风大变》(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0-28

    这些竞争剧烈的现象,在大专学校中已产生了压力沉重的气氛。从前,一般人把攻读大学看作一生中的一项特殊经历;大学生活只是一段没有什么负担、可尽情享乐而不大关心未来一切的时日。现时的大学生仍然喜欢作乐,但是个人前途已不再是一件尽可等到毕业之后再动脑筋的事。他们知道非努力用功不可,而且即使勤奋向学,他们当中仍然有些人不能进入所选择的专业学院,或者得到所希望的第一份职业。尽管如此,大多数就读大学的青年还是十分乐观,并确信自己迟早会找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前美国所有的青年,当然不是个个都对前途乐观和充满希望。全国青年有一半都没有读大学,而大城市中未读完中学的青年以及一部分已经中学毕业的青年,往往发觉很难找到工作或保持职业。十几岁青少年的失业率一直迅速上升。
    上述的艰难情形很容易使青年深感仿徨和绝望,因而走上犯罪和吸毒之途。一些城市中心区的青年犯罪案件,目前有增无已。很多城市为了解决这项严重问题,正为青年安排工作和提供各种职业训练。
    现时,也许因为青年人非常重视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和个人事业,他们的操守行为大都已经转而遵循较为传统性的社会轨范。一九六○年代盛行的怪诞生活方式,和群起批评社会的时代,显然已成过去;但那种反叛思想,却逐渐使青年人认识了本身和社会的关系。过去十年的青年所关注的,是个人存在的保障,当时他们的口号是:“做你自己的事”,这句话简括地表明了他们的思想。经过了多年的体验之后,一九七○年代的青年大多数又折回美国社会的主流里,不过他们过去以自己为中心的观念仍旧坚强如故。
    现时青年人对于个人健康日益关注,因此他们多数锻炼体力和参加各种运动,注意营养,同时也尽力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许多青年对污染和全世界浪费日趋稀少的资源深感不安;因此很多青年已经参加保护环境的志愿机构,担任有关工作。美国青年的个人主义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为数愈来愈多的人都想确定他们和社会之间的新关系。大多数青年似乎都知道,如要谋求发展和获得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必须获得能够赚钱的工作。一些观察家觉得,不断扩展的个人主义,助长了青年人的自我中心和自私心理。另一些则只见其利而不见其害。
    在坏的一方面,一些迹象显示青年缺乏责任感,同时采取默认态度来原谅“剥夺”他人或其他机构的行为。目前有一小撮但数目也不少的青年,正用宣告破产的方法来对过去借得的学生贷款实行赖账。大专学校中所设书店失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不入学青年的犯罪率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破坏公物、酗酒和性病也有增加的迹象。这些全是一般青年无论在学和就业所受压力增强的部分结果。
    从好的一面说,不断扩展的个人主义,使青年们注重人类尊严和容忍五花八门的生活方式。他们很多人由于不断寻求更好的生活,所以亦逐渐承认别人应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美国家庭中妇女所担任的角色正在剧变。从传统方面看来,重重的社会压力,不断迫使美国女性早婚,出嫁后不久就生儿育女,接着在家看孩子,最低限度要等到子女长大成人才放下这个重担。(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