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法《世界报》社论:《葛罗米柯访问法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0-28

    说对中国的敌视,与美国发生龃龉,同日本缔约的企图遭到失败,这一切都促使苏联重新加强它同西欧特别是同法国的关系
    【本刊讯】法国《世界报》十月二十五日刊载一篇题为《葛罗米柯访问法国》的社论,摘译如下:
    从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葛罗米柯来巴黎对德居兰戈一九七七年六月在莫斯科的访问进行正式回访。在两次正式访问之间的这段时期出现了好几个月来法苏关系所经历的“冷淡”局面。
    所提供的解释多种多样:今年年初是以苏联对西方外交政策的普遍强硬态度为特点;法国立法选举结果的不肯定使得莫斯科“冻结”了这些关系;苏联人在他们的“对西方政策”中优先考虑他们与波恩的关系;最后,沙巴事件表明了法国积极反对苏联的非洲政策。
    如果所有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起了作用的话,那么现在很清楚,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已经消失了。这一变化的信号是由勃列日涅夫本人于六月在明斯克发表的一篇演说中发出的。既批评美国、也批评中国的苏联国家元首,对欧洲缓和的进展表示高兴。
    《真理报》最近在分析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时说:“欧洲领导人比美国领导人更清楚地了解”军备竞赛的“不合理与危险”性。他们表现出“对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建设性关系更为感兴趣”。
    对中国的敌视,与美国发生龈龉,同宁愿与北京签订友好条约的日本缔结协定的企图遭到失败,这一切情况都促使苏联重新加强它与西欧、特别是与法国的关系。据克里姆林宫认为,法国如同它打开了与东方政治缓和的道路那样,也应当成为“军事缓和”的榜样。在人们走上这条比政治缓和更要微妙的道路之前,苏联人期望德斯坦对莫斯科访问一次。莫斯科人士认为,这种访问的时机已经到了,因为任何重大分歧再也不会使两国对立了,即使两国对重大国际问题有着明显的不同的立场也罢。
    裁军是这些问题之一:虽然莫斯科满意地看到法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个新的作法,但苏联领导人或是以怀疑态度、或是以坦率的反对态度对待共和国总统提出的各种问题。
    关于中东问题,与法国政府相反,苏联领导人强烈谴责戴维营协议。
    除人权问题以及不象法国人所期望的那样得到发展的经济合作之外,巴黎和莫斯科领导人在对中国所采取的态度上也有分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