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社论:《在东京的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10-27

    说虽然俄国对中日条约不满,但它还是必须把这一“失败”吞下去,使事情尽量好转,并不能不迁就日本人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二十日发表一篇题为《在东京的邓》的社论,全文译载如下:
    邓小平到东京来参加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典礼只不过是最新的一个例子,它提醒人们亚洲的面貌正在变化的情况。这位中国副总理是访问过日本的中国最高级的共产党领导人。如果考虑到中日战争的痛苦历史以及这两个亚洲国家在共产党在北京掌权后继续争吵了将近三十年这个事实,目前的关系正常化的情况是一个巨大的进展。
    条约本身只不过是多年前开始的和解进程的结果。一九七二年建立了外交关系,此后关系逐渐得到加强。但是即使条约只是一种形式,无疑也会给经济和政治合作以进一步的推动。日本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的企业由于国内能力过剩和国外市场缩小,正以更大的热情注视着中国巨大的市场。
    至于这项条约的政治影响,主要是苏联担心中日之间“产生的结果”。苏联对东方的外交政策实际上是目光短浅的。如果苏联领导人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的和日本要求归还的四个岛屿的问题上比较灵活的话,他们同东京的关系本来是不会恶化的。
    虽然俄国人对中日条约表示不满,但是他们还必须把这一“失败”吞下去,使事情尽量好转。日本人小心地不使人感觉到,他们正同中国人一起“遏制”俄国人。他们谨慎地搞平衡外交,因此以后将谋求同苏联改进关系。未被开发的西伯利亚的大量资源对日本企业界也具有吸引力。
    由于敌对的中国人近来正在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俄国人不能不迁就日本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