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述评:《巴尔干半岛地壳变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8-28

    【共同社东京八月二十日电】题:巴尔干半岛地壳变动:美苏后退,中国登台
    特派记者青木雅典二十日电:有“世界火药库”之称的巴尔干半岛有地壳变动的迹象,赫尔辛基的全欧安全会议以后,随着局势缓和,在这个地区继续争夺势力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由于不争“霸”的中国正式登台而逐渐后退了。
    要举出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那就是“铁托以后”的南斯拉夫前途、六月同苏联签订了友好睦邻协定的土耳其的前途问题、在中国的华国锋主席的访问中表现出来的罗马尼亚对中苏不偏不倚的外交、塞浦路斯争端以后希腊疏远美国和坚持倾向欧洲共同体的动向、阿尔巴尼亚断绝了同中国十七年来的关系,等等。
    从六十年代到最近,巴尔干六国的政治地图是比较容易划清的,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阵营的希腊、土耳其;华沙条约组织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不结盟的南斯拉夫;亲中国路线的阿尔巴尼亚。
    美国在一九七四年塞浦路斯争端的时候禁止向土耳其出售武器,因此使土耳其的埃杰维特社会民主党政权倒向苏联。同时,希腊因为美国未能阻止土耳其对塞浦路斯进行军事干涉,而且在塞浦路斯问题解决以前就解除了禁运措施,因而抱有极大不满。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部的战略据点的地基确实下沉了。
    苏联多年来未能解决的改善同土耳其关系,现在获得成功了。但是过去的势力范围,即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受中国影响了。当地的南斯拉夫人士认为阿尔巴尼亚因为“三个世界论”而同中国分手,可能通过目前认为是唯一的同志国家越南,再同苏联重归旧好。
    巴尔干各国的大势是欢迎反霸气氛强烈,但是对这个地区来说,中国还是一个未知数。从历史上看,即使是暂时的,也不可能造成真空状态。这是巴尔干半岛的地缘学条件。预料暂时将展开美国、苏联、中国的《三国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