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日本荒木勋著《学习珠算可以提高脑力》(摘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8-25

    【本刊讯】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联盟会长荒木勋最近出版《学习珠算可以提高脑力》一书(日本神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五日印行)。
    (一)日本能率协会常务理事后藤弘在绪言中说:“——因为电子计算机普及了,珠算盘也将很快进博物馆了”。持这种论点的人很多,但是事实却正相反,现在“珠算技术资格鉴定”的应考者、每年超过六百万人。电子计算机的发源地美国,正在迅速地普及珠算盘。人们发现了因使用电子计算机而造成的计算能力下降,须用珠算来防止之。打算盘可以使脑力提高,有医学上的根据。人类启智的基础,归根结底是:读、写、打算盘。珠算盘与电子计算机今后也将并存下去是无疑的。
    (二)美国南部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列奥·利加德在绪言中以《加利福尼亚的小学生与珠算盘》为题,作了如下讲话,最初见到日本全国珠算联盟的珠算示范教课时,对其速度之快、准确性之高,使我们大为吃惊,从那时起,促使我们开始研究珠算,而现在已将珠算纳入算术教学中。为什么我们要在此电子计算机的时代,而采用了珠算盘,也许日本人甚不理解,那是因为使用珠算盘,孩子们对数及档的意义,计算的结构等很快就会理解。另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孩子们由于珠算水平的提高,而有了自信,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反应,都会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积极性。现在加利福尼亚州,百分之八十的小学都在学习珠算,也许会在加利福尼亚的大好天地里,不久将举办日美珠算比赛大会也未可知。
    (三)以下是著者荒木勋在书中所讲的片断摘录:
    1、距今二十年前大型电子计算机进入日本,有人说算盘该进博物馆了,十年后又出现了台式及袖珍式电子计算机,又说这回算盘可真的要进博物馆了,但是时至今日,算盘由于实际业务上的需要,不但不衰,而珠算技术资格鉴定的应考者,一九七七年竟超过了六百万人。发明电子计算机的美国在小学教育中采用了珠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算盘。将六年的算术课程用五年的速度教完。美国和中国都将珠算活用在算术教育上,而提高了效率。
    2、电子计算机、大型的别有用途,与珠算盘各不相干,而台式和袖珍式的与算盘相比,其一般优点是:计算速度快,谁都可以立即使用,操作简单等,但是以上的优点,若再仔细考察,则也不尽然,或其长处,又会变为短处,首先台式机其计算速度虽快,但它事先要作数字或目录的输入,中间必须按键,事后又须抄答数,这些都要用人工来作。按全国珠算联盟的调查,实际业务界计算比率较高的是表册,单据,个数,枚数的计算最多,另外,+-×÷中,加减的要求又多,由上述表册等四项占去了绝大部分,而加减则又是连续的或是几次重复的,在这样的计算中,计算机的按键就感到非常麻烦或不方便,而它的速度也就大逊于珠算了。
    3、日本一家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公司,调查了计算工作用哪种工具最多?在《每日新闻》上的公布是:百分之八十三点四用算盘,其余用计算机,另一次调查的结果是算盘占百分之五十六点七,其他是台式、袖珍式及中型桌式电子计算机。
    4、美国纽约市弗兰克林高中的莫里森教师在《教育时代》杂志上著文说:原子及电子计算机时代,也需要基础的数学知识,而算盘在其漫长的历史中,证明了它的基础概念是会永久持续下去的。
    5、西方的线穿算盘由于笔算的普及而灭亡了,但日本的算盘,在笔算及电子计算机普及的时代里确实还活着,并且不但是只在日本人中间,而被海外所赏识,连年的推广起来。为什么不灭亡,又为什么兴旺起来了呢?其原因是算盘的优越不只在于其实用上的价值,另外还有教育上的价值,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不要基础知识的时代是不会有的。算盘的计算方法,同时就是算术数学的基础知识,也就是其力量。美国的教育家从经验中认识到,用计算机这在初等教育中,是不适当的,勿宁说是有害的。
    6、《文艺春秋》载钤木、坂内、山崎等三人,在美国以洛衫矶、桑港为中心,在近二百所小学校中,受聘作了十余年珠算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果。美国为了使算术教学提高进度而采用了计算机,但其结果计算能力普遍下降,即用计算机得出答数而不知其原理,因此才又采用了日本算盘。聘请日教师去美讲授珠算。
    7、“美国数学会”是美国最大的数学教育研究团体,现在仍从日本聘请珠算教员,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联盟派去四名讲师,使用英文说明书,并制造了适合外国人用的算盘而出国,著者作为讲师而去夏威夷。当时授课后的反应是:“算盘一个个的算珠,是形象的,可以理解到数的原理,懂得数的概念,档位整然,逢十进位,很易知道数的大小,拨入即加,拨去即减,九九加为乘,反之则为除……。”
    8、在墨西哥因提出了珠算论文纳·路易斯获得了博士学位,路易斯是世界上第二个珠算博士,第一个是日本大学名誉教授山崎与右卫门先生,至于第三个尚未出现。
    9、汤加王国(澳大利亚以东,太平洋上的小岛国)珠算是小学的正课,国王亲自讲课,太子亲自到日本购买一千架算盘和讲课用的大算盘,从日本邀请以大东文化大学中野敏雄助教为首的十余名珠算教师去该国讲课……。
    10、中国在学笔算、心算之前,要先学珠算。日本在小学一年期间仅认识一百个数,而中国的小学一年级,却能认识一万个数,令人吃惊,这是因为珠算、笔算、心算并举的原因,这就是“三算结合”,中国想用此方法使小学六年缩为五年,鉴于算盘的有用性,在小学教育的算术教学中,进一步利用了算盘,这是“三算结合”的起始。
    11、算盘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时代,虽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认为是以下两个时期:即一是京都修建天龙寺时,天龙寺船频繁往来于中国的元朝与日本之间(1338年)作贸易活动。另外是稍后,足利义满与新兴的明王朝(1401年)作贸易往来,根据前者推算为六百年前,后者推算则为四百年,算盘已到日本。
    其后经过织田、丰臣、德川等时代,商业交通、货币经济等逐渐发展起来,作为计算工具,算盘已成为不可缺的东西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