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基辛格谈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7-26

个性、外交、情报——关键是对现实理解的深度领导者的重任
    岸田:在现代,无论在任何国家,个人的作用是小的。但是,你以及已故的中国总理周恩来、西德前总理勃兰特、埃及总统萨达特等人的设想和决断,至今还具有左右历史潮流的力量。你是怎样评价个性的巨大影响的?
    基辛格:一切政策的基础都有难以动摇的客观现实。不管是谁——也不管怎样卓越的人物,都不能创造出新的现实。个人只是解释和判断现实。但是,现实渗透个人的心灵。
    看看中国的历史吧!的确,如果没有毛泽东和周恩来,那会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可以说,如果历史上美国没有林肯和罗斯福,法国没有戴高乐,那也同样会走另一条路。
    因此,我认为,所谓政策,就是把(现实的)需要同(领导者的)选择结合起来的工作。有能力的个人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工作首先应该从理解现实开始。采访结束——卓见和认识的差距
    在结束这篇连载文章的时候,最后,我还想补充谈谈会见中出现的几个疑问。以历史学家的观点从事工作
    基辛格先生对国际政治进行了学术性的探讨。他作为实务家的八年,及其以后的时间,都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当然,并不是把历史看成过去的事实来研究,而是要从历史的潮流中发现必然规律,事先掌握它。
    在基辛格身上,预见世界动向的历史学家的眼光和开创未来的实务家的才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创造了基辛格时代的各种成果。秘密去中国的外交就是成果中的一个。
    在这次谈话中,谈到日本增强防卫力量的问题时,最频繁地使用了“历史”这个词。基辛格“预测”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日本难免会成为拥有更为重要的军事力量的国家”。
    但是,认为不应该把防卫费限制在国民总产值的百分之一以内的意见,是否真的符合历史和现实呢?
    基辛格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世界的重心肯定会从大西洋移向太平洋”。他的估计有些超出日本的行动方式。这些意见在我国会引起好的反响,但是,真可以同意这些意见吗?急需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政策
    基辛格说:“美国需要富有创造性的太平洋政策”。但是,急需制定富有创造性的太平洋政策的倒是日本。尽管如此,基辛格主要关心的一向是欧洲。他本人也不隐晦这一点。这次却一转而主张把重心转向太平洋,对日本给予最大限度的赞扬。这到底出于什么样的认识上的变化呢?对苏联的警惕根深蒂固
    在谈话中,基辛格表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动不信任和对共产主义的深刻疑虑。一个原因是,越南问题的处理最终遭到了失败,他对此至今仍然感到非常忿怒。
    按照基辛格的话说,“对中国的看法一直是正确的。对苏联也大体上正确,但是,从历史上看,(苏联)是靠不住的。对越南,一切都估计错了”。这肯定是一个让人沮丧的污点。
    基辛格一定记得,在同苏联举行谈判时,他对苏联一再重复的顽固主张是感到厌烦的。实际上,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是苏联在国际社会上的最强大的武器。
    只有美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遏制苏联,美国需要有“力量”。即使同苏联举行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控制核扩军”也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出现了这样的主张:对共产主义国家也好,对社会主义国家也好,都不能放弃强硬立场和放松警惕性。公开批评议会
    基辛格说首脑外交的作用今后也是重要的。这无疑是要求领导人具有“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核心的卓越才能”。但是,恐怕不能让优秀的领导人独自一个人作出决定。这就要求领导人具有容忍民主主义的能力。(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