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苏联《在国外》转载美刊文章:《地球是否会变成一个大“温室”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28

    【本刊讯】苏联《在国外》第十六期转载纽约《新闻周刊》一篇科学猜想文章,题目是《地球是否会变成一个大“温室”呢?》,摘要如下:
    (编者按:最近观察到的气候反常〈往往变化极大〉不由得使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气候是否会发生根本变化,如果会发生的话,那么朝哪个方向变,是变冷呢,还是变暖呢?许多专家倾向于,我们星球的气候正在变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料的燃烧和大片林区的采伐枯竭,大气中碳酸气增多。碳酸气使阳光畅通无阻地透过,而阻止地球热的散发,从而把我们的星球变成好似一个大“温室”。这一过程以及它的后果,在许多方面尚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即人类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程度,可以有意无意地影响气候,将来,人类的这种能力将大大增强。)
    由于冬季再次无情地袭击了美国,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问题:难道我们星球正在进入“小冰河时代”吗?就象一五五○——一八五○年使欧洲和北美严寒三百年那样吗?气候学家记录了几十年、几百年的天气变化情况,他们指出,最近的变化为时过短,以致于不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任何深远的结论。他们说,诸如去年美国西部的干旱和东部变冷这种反常现象,只能表明我们世界进入了气候变迁时期。热量平衡被打破这种变化将把我们带往何方,目前尚不清楚。但是,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认为,地球大气并未变冷,反而变热。人大规模干涉自然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研究中心专家威廉·凯洛格说,“现在很明显,我们的工作在地球气候平衡中开始起着重大作用。”如果各地变暖,那么其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分增加。这种无色无味的气被植物吸收,由人和动物呼出,并在石油和煤炭燃烧的地方大量“吐入”大气中。由于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许多气象学家认为,由于这种“温室效应”,空气温度也在增高。根据某些统计,如果人以目前速度继续燃烧燃料,那么到二○五○年整个大气温度将增高摄氏三度。气温这样增高孕育着地球上肥沃地带的转移,特别是使我国大面积收成减产的极其严重的威胁。这种效应不仅是碳酸气造成的。目前在气溶胶中广泛采用的氯化和氟化碳氢化合物也是妨碍地球表面放射热能的这种障碍。到本世纪末才能澄清问题工业企业喷入空气中的尘埃五年前被认为是大气变冷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这种尘埃现在也被算作转暖的潜因。以前科学家认为,尘埃微粒反射日光和热,“遮挡着”地球,但是现在查明,尘埃的反射性能常常不如积满尘埃的地表。然而,碳酸气仍然是主要的“保温帽”,大气中碳酸气的含量正在迅速增加。二十年来对空气成分进行了定期的和准确的测量,在这二十年中,空气中碳酸气的积聚由每百万分之三百一十二个微粒点增加到三百三十个微粒。据专家估计,一八六○年工业革命开始加快速度时,大气中含二氧化碳微粒是每百万分之二百八十。他们还予言,到二○○○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四百,而到二○五○年将增加一倍。
    如果这个预测也是错误的,那么该减少一些。目前大气中仍然只有一半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另一半则被世界海洋和森林所吸收。但是,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城海洋生物学实验室专家乔治·伍德维尔认为,森林在起可靠的碳酸气“排气沟”的作用可能开始丧失效用。伍德维尔断言,森林采伐使大量树木消失,而树木本来是吸收碳酸气的。此外,在燃烧碎木时有不少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目前观察到的气温还不能有把握地判断碳酸气浓度增高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点未必令人感到奇怪,因为自一九五八年第一次开始对空气成分进行高度准确测量以来,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造成的任何温度增高,都被这一时期整个地球温度的自然波动所掩盖。专家们认为,如果“温室效应”的确对地球气温产生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最终只有到二十世纪末才能表现出来。
    既然如此,气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科学家们并未掌握由于碳酸气聚合增高而造成的转暖的历史资料,不过,他们都知道,类似所予言的二○五○年的那些条件,在四千至八千年前所谓“高温”时期曾笼罩过地球。当时,在现今的许多沙漠,如撒哈拉沙漠,降水量比现在明显多。另一方面,在“高温”时期,美国和加拿大现今的“玉米地带”却是干燥的草原。
    “温室效应”对两极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使人们感到同样不安。据科学家们统计,地球平均温度总共增高摄氏四度(稍许高于对二○五○年的预测)就能使极地冰川溶化,并在一百万年中第一次使北冰洋全年可通航。但是,这将导致北半球气候条件的急剧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之一是:降雨风北移,结果,温带出现干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