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评勃列日涅夫将访西德《“沙皇”的目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01

    【本刊讯】西德《星期日图片报》四月二十三日刊登卡尔—古斯塔夫·施特勒姆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沙皇”的目标》,摘要如下:
    如果苏联帝国的首脑在他同美国总统卡特会谈之前,试图同联邦政府进行会谈,那么这并不是偶然的。
    勃列日涅夫的目的必定是要在美国人和德国人之间制造不和,并继续促进社会党—自民党执政联盟周围的人提出不切合实际的东方政策的设想。
    除此之外,勃列日涅夫对波恩的期待和希望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希望联邦共和国在东方集团整顿其长期处于危机状况的经济过程中,能当一名慷慨的贷款提供者。而至少联邦共和国要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邦一下苏联的忙,这就是要使苏联有可能加强自己的军备,帮助苏联来阻止东欧实行政治改革,也就是说,要支持一下这样的一位勃列日涅夫:他一方面要稳住自己的帝国,同时除了对东欧进行统治之外,还借助于四万名古巴士兵在非洲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还希望联邦共和国能支持一下这样的一位勃列日涅夫:他正在加强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他不仅在同目前不太令人信服的美国总统打交道时,而且在同西欧人打交道时也表现出这样一种姿态,好象莫斯科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大国似的。
    对波恩来说,在苏联和东欧除了所期待的有限经济定货以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当然还有那种继续提供贷款的可能性,而人们还不知道东方什么时候才能偿还这些贷款。
    关系“正常化”已经实现了,“缓和”问题也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德国依然分裂,铁丝网也还在,“那边”的极权主义也丝毫未变。
    波恩和西方现在寄希望于莫斯科的那些重要结果,只有通过苏联政权的变化和改革,通过自由化和真正打开铁幕来实现。
    但是,这样一来勃列日涅夫便不得不放弃他自己的统治基础——克里姆林宫的成为世界大国的计划。他不可能这样做,即便是他本人愿意这样做。
    这个苏联国家的首脑人物,既是一个推动者,同样又是一个被推动者。他必须按照苏联帝国主义的意图继续干下去——对他来说,没有别的出路。
    因此,波恩根本不能对他抱有太大的希望,联邦共和国不得不考虑为他的这次访问承担一切费用。反正勃列日涅夫自己是不会拿这笔钱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