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面向西方的越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01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四月四日刊登该报记者田川五郎写的一篇报道,题目是《面向西方的越南》,摘要如下:
    在亚洲以自力更生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越南热烈欢迎外国给予援助和投资,采取灵活的建设路线,甚至被说成是“南斯拉夫在亚洲的翻版”。它的经济政策的详细内容迄今没有宣布过。但是日本贸易振兴会在一九七六年南北统一以后多次派专家到当地去,最近拟就了报告书,分析了实际状况,不久将发表。现将这份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越南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估计一九七六年每个国民平均的国民总产值在一百六十美元上下,和印度尼西亚的水平大体上相同。
    这个国家拥有二千二百万勤劳而优秀的劳动力(总人口为五千万人),蕴藏着煤、石油、铁矿石等丰富的地下资源。倘若没有三十年之久的战争,也许在经济上早已繁荣起来,和新加坡、韩国一样成为“亚洲的优等生”。
    目前,越南想挽回这个落后的局面,拼命地努力于经济建设。但是越南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率很低,失业率高达百分之二十……。而特别急需解决的是粮食和人口问题。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都是高的,这个国家也不例外。每年人口增长率竟达百分之三。人口的增多,有好的一面,可以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可是在建立粮食自给体制方面却成了最大的障碍。
    不幸的是越南的耕地面积非常狭窄(五百万公顷),每个国民平均耕地面积是零点一公顷,相当于日本每个国民的栽地面积的一半。虽然是农业国,每年却要进口一百六十万吨粮食。
    因此,政府制定了规划,到一九八○年为止,人口增长率要控制在百分之二点四,到一九九○年,人口增长率要减到百分之一点五。同时到本世纪末,要把耕地面积扩大到现在的两倍。并且在从一九七六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远大的规划,对工农业的投资总额为七十五亿美元,国民总产值每年要增长百分之十四到百分之十五。然而,为了实现这一规划,靠自己力量筹措所需的巨额资金,不是容易的事情。
    虽然劳动力和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技术和资本,耕地面积也很狭窄,这种条件和中国非常相似。而有趣的是,对待建设国家的方法却完全不同。越南早就加强了依赖外国的姿态。不仅从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从西方国家大量取得援助和贷款。
    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五年,河内政权接受以苏联和中国为主的东方国家的援助资金,总额达五十一亿美元。一九七三年签订南北停战协定以后,来自西方的援助也迅速地增加了,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七年已达到十一亿两千万美元(包括联合国机构)。所以光是来自东西方两个阵营的援助资金就占了一九七六年政府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功与否,也可以说取决于今后是否能够得到外国的援助。
    奉劝外国企业投资的热心程度也是令人吃惊的。去年春季,越南在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制订了外资引进法,不仅同意在钢铁、冶金、石油化学等部门设立合营公司(投资比率最高达百分之四个九),而且在和出口有关的产业领域,开辟了也可以设立百分之百投资的公司的道路。对外资企业适用优惠税率,并保证在十年至十五年内绝对不收归国有。
    政府似乎正在考虑在特定的地区设立加工区,扶植依靠外资的出口产业。可以预料,外国企业响应上述号召,早则于今年年底即可在水产、纤维和电子工业等方面开始投资。
    国内经济政策也是贯彻了一条非常现实的路线。国营工厂工人的工资分成八级。对成绩好的人发给额外津贴和各种奖金等,设法通过物质刺激来提高生产率。另外还发给熟练工人和技术员相当于工资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的津贴费。
    生产资料国有化在北部几乎全完成了,而在南部,商业、渔业和建筑业等至今还是私人经营的。政府决定到今年年底为止,把主要的批发业和零售业实行国有化。至于农业的集体化问题,据说决不着急,以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社会主义国家靠引进外国资本和物质刺激来提高生产率,这在南斯拉夫、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家已经实行了,并不是新东西。但是,在亚洲打着自力更生的旗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这还是首次尝试。是否成功,今后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路线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近在日本经济思想广泛开展和越南之间的经济交流的情绪越来越高。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每年往返才二亿四千万美元(作为贸易对象国,日本居第二位)。而处于战后复兴中的这个国家,潜在的需求很大,它非常关心日本的技术和资本,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