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是对抗还是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4-29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二十八日刊登安东尼·奥斯汀的一篇书评,标题是《是对抗还是和平?》,摘要如下:
    《两位巨人:俄国和美国》一书的作者是理查德·巴尼特,全书一百九十页,由西蒙—舒斯特联合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真是再及时也不过了。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长期冷淡已经使人们十分习以为常,以致在两国关系的确发生变化时,我们认识到这种变化是很慢的。一个这样的变化,目前正在发生,而这个变化对我们来说是令人不安的。
    在赫鲁晓夫大吹大擂的背后,苏联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军事上大大落后于美国,既不拥有发挥全球作用的武器,也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赫鲁晓夫的继承人弥补了这个缺点。苏联现在有了同我们相等的导弹力量,扩大了海军和商船队,因此它已经能够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力量投到远离自己海岸以外的地方。
    苏联领导人打算使用他们新得到的力量在第三世界取得势力范围,这一点从他们最近干涉安哥拉和非洲之角的事务来看是很清楚的。我们采取什么对策呢?是告诫他们停下来和断绝这种念头,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重新恢复军事对抗,以压服他们(这一次是在欧加登的某个沙漠地方)呢?还是接受这种新现象,认为这是俄国成为全球性力量的结果,并且学会以不是那么可怕的方式同他们竞争?现实的面貌理查德·巴尼特过去做过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现在在华盛顿的政策研究所工作,他显然赞成第二个办法。但是这就是说,承认苏联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是一个国家。我们从来没有认真这么做过。实际上,不谈有没有缓和,美国政策根据的看法是,与其说是把苏联看作一个国家,不如说是看作一种事业,一种在得到机会时能够破坏我们的社会制度的有害事业。
    一九六二年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暴露了苏联的军事劣势后,五角大楼兴高采烈,认为俄国人甘心永远认输了;但是莫斯科受到屈辱反而促使他们长期加强导弹力量,现在这一行动已使得我们非常担心。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到,只是规定了数字上的限制,这种限制大得足以允许各方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强力量。巴尼特认为,糟糕的是,武器会谈成为双方军事计划人员的一个工具,使他们可以为不断改进他们军火的质量进行解释。在二○○○年以前发生核战争吗?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加上苏美的放纵态度助长了在全世界扩散核武器),在二○○○年以前很可能无法避免一场核战争。巴尼特认为,只要每年的军用开支保持在六百亿美元左右继续是美国政府稳定美国经济的唯一合法途径,改变上述情况将是难以设想的。人们承认他是一位重要的社会评论家,并不一定要同意他的结论。在他的这本新书里,对苏联不乏批评性意见——他们思想上的无理性的东西;随着同美国人在商业方面的接触增加,国内的镇压看来也增加了;苏联领导人在全球的力量增加后,他们在自己人民中失去了合法地位。经济和社会的热情下降,使苏联成为“百事俱废”的社会。
    但是这本书最有说服力的部分是谈到美国情况的部分。对于巴尼特有时希望发生、有时又感到失望的这种改变,我们由于思想上没有约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种改变结束了每一个大国“总是把常常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面貌的一项大计划强加给对方”这样一种一成不变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