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载文谈苏迫降南朝鲜民航背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4-29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四月二十五日刊登一文,谈苏联迫降南朝鲜民航机的背景,转载如下:
    一架自巴黎起飞飞向汉城的“大韩公司”民航机,被苏联战斗机迫降在苏联领土摩尔曼斯克附近,苏联军机并射击南朝鲜航机,造成死伤十三人的惨剧。两名死者搭客证实是苏机机关枪射杀的。
    这架飞机为什么会逸越正常航线?它真的侵犯了苏联领空了吗?直到现在仍然带有种种神秘性,煞费西方揣测。但是从苏联战斗机迫不及待的射击、迫降一架毫无武装的南朝鲜民航机来看,说明了北极圈上空苏美之间彼此睥睨,相互警戒,分分秒秒防止对方的核子攻击,并在这个地区日夜展开绵密的“电子情报战”。要言之,北极圈上空是苏美视为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地,是高度的军事紧张地带。
    苏美如果展开核子大战,双方的洲际导弹都将通过北极圈上空,双方在这里布置有高度警戒的雷达网,截击用的导弹、战斗机、高空侦察卫星。在这种情况下,南朝鲜这架航机不知怎的进入苏联的警戒区,它不被击落确已算好运。
    南朝鲜航机被迫降的地方,正是苏联征服世界的战略心脏部分。附近的摩尔曼斯克,与北约成员国挪威紧紧相对,是苏联包括北极海域的波罗的海舰队的重要基地。一般民航机对这一带极为敏感。
    苏联西北部(莫斯科、列宁格勒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华盛顿一纽约)之间,以横越北极圈为最短距离。这两地区之间约为六千七百五十公里。双方的核武器、截击战斗机、雷达等昼夜戒备。苏联方面为了防止越过北极圈来自美国的核攻击,部署了二千六百架米格二十五、TU二十八P等新式战斗机,和一万二千枚地对空飞弹。
    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布置了严密的ABM反弹道导弹网的同时,苏联还在靠近芬兰国境附近的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等地分布了十处海军基地。大量的核潜艇、导弹军舰都出没在这一带。最近,苏联“逆火”式战略轰炸机也在这个地区设基地。
    打开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可以看到苏联正在北极海的海、空两个方面,通过它的强大海、空及卫星侦察网,面对美国、加拿大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西方一个军事专家说:‘“前面是美国,后面是欧洲,摩尔曼斯克周围是苏联军事上最重要的地区。”在这样的一个战略要地和充满紧张气氛的空中走廊,民航机如果闯入,会遭受紧张戒备的苏联战斗机的截击。
    苏联一向对北极地区上空飞行的外国飞机带着神经质的反常的紧张。许多飞机根本没有进入从苏联领土起算的十二海里领空,甚至在一百五十海里之外,就须与苏联的航空交通管制机关联系,否则就有遇上苏联军机驱逐、迫降的危险。一九六八年七月,一架自加拿大起飞向日本横田飞行的由美国空军租用的民间运输机,在距离苏联五十海里的上空飞,被苏联战斗机迫降在千岛群岛中的择捉岛。当时这架飞机载有二百四十名赴横田的美兵。事后美国向苏联提出抗议。苏联在两天后释放了该机。
    这次南朝鲜航机被迫降,也有可能并未进入苏联领空,它可能逸出了航线而被紧张的苏机迫降。此外,苏联怀疑这架航机别有用心,企图借逸出航线对苏联的战略地带从事侦察,因而扣留驾驶员。
    因为美国在北美大陆设有防空网,以美空军为主体,由美、加两国组成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专司其事;美国又在阿拉斯加、格陵兰、英国分别设有导弹早期警戒组织,侦察来自苏联的洲际导弹,并借新武器超低水平雷达装置扰乱苏联的雷达通讯。苏联对此异常不安,昼夜警惕美国的侦察之际,南朝鲜航机一偏移航线就成为苏联捕捉的目标。
    今年一月,苏联核卫星在加拿大坠毁,事先美国已经侦知,再通知加拿大政府注意。这就是美国侦察网监视苏联卫星活动的成果。这一次苏联对南朝鲜机的迅速攻击,是苏联神经紧张的表现,同时也显示了北极地区美苏双方剑拔弩张之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