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梁厚甫文章《美国政策举棋不定两条路线互相抵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3-30

说卡特政府可分为两个系统,万斯和布卢门撒尔属于缓和派,布热津斯基与布朗属于强硬派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三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政策举棋不定两条路线互相抵销》,摘要如下:
    (一)最近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突然接见记者,指出古巴在埃塞俄比亚的兵力,已达一万一千人,同时苏联有一名将官,正在埃塞俄比亚指挥战争。布热津斯基进一步指出,苏联这样的做法,可以危及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前途。即是说,把非洲之角局势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及“缓和”联系起来。国务院发言人对古巴在埃塞俄比亚的兵力,支吾其词,但指出,非洲之角的局势是一件事情,而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即是不能互相联系。两方面的话针锋相对,但以最近卡特总统的谈话而论,他的想法,似乎倾向于布热津斯基那一边。
    (二)今年岁首卡特总统访问比利时北约总部的时候,曾答应增加八千驻欧美军,又强调西方国家之一致。自是以后,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对欧洲的防务加紧部署,下令三军参谋长准备一个半战争,一个是欧洲战争,半个是非洲之角方面的战争。表面看来,美国与盟国之间,真能团结一致,但是,曾几何时,在布卢门撒尔主持下的财政部,却用了各种方法,抑低美元的价格。美元价格下跌的必然结果,是增加美货对欧洲的输出,而抑抵欧货对美国的输入。这等于由布卢门撒尔出面,去取消布朗的一切努力。
    这虽然是两件不同性质的事情,但如果从对苏策略的角度来看,国务院把非洲之角事件与“缓和”相隔离,财政部作有利于美国无利于欧洲的经济措施,均是对苏安抚的做法。反之,把非洲之角事件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连结起来,加强欧洲的作战准备,那是对苏强硬的做法。如果把抽象的意念译成人名,那末,万斯与布卢门撒尔之间是一个系统,属于“缓和派”,布热津斯基与布朗之间又是另外一个系统,属于强硬派。
    统体来讲,卡特政府的阁员,可以分为“实务派”与“学院派”两个系统。“实务派”以国务卿万斯为首,与万斯性质相同的,有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和裁军署署长及限制战略武器谈判代表沃恩克两人。布卢门撒尔以向东欧和苏联出售电子技术起家,为美国“跨国公司”管理人才后起之秀。和东部的摩根集团以及哈里曼、肯尼迪集团,比较接近。主张贬低美元价值,以期美国的商业能有进攻态势,其结果,和西欧的美国盟邦以及日本,必然发生利害上之不一致。沃恩克在约翰逊政府时代,和万斯早是老搭挡,对苏不主张采取强硬态度。万斯平日虽不大透露自己的主张,但观其上台以后的措施,走的并不是布热津斯基的路线,而实际是沃恩克的路线。
    布热津斯基的路线又如何呢?布热津斯基虽仍主张挂上对苏“缓和”的招牌,但认为美苏的关系,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竞争是常态,而合作是变态,因此,不能把缓和视为一条独步丹方,至少要视为双程路。不能把“缓和”视为目的,而应该视为手段。
    布朗的思想,大致与布热津斯基相同。布朗在约翰逊政府时代,曾做过空军部长,从做空军部长的时代开始,便提出主张,认为美苏之间,在核武器方面,实际已处于平势。由于核武器不是一种轻易使用的东西,亦是一种对方不易探知虚实的东西,即使不是绝对的平势,但求大致相同,亦足以达成吓阻对方之效。但是,核武器以外,美国的常规武器,早已落后于苏联,特别是北约在欧洲的兵力,远远落在华沙条约之后,因此,美国在常规武器方面,不能不急起直追。因为这样,布朗与布热津斯基之间,天然的连在一起。由于以往布热津斯基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而布朗是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院长,故一般美国记者,视之为“学院派”。
    不但两派对苏的政策有对立的迹象,两派的对华政策,亦有所不同。万斯与沃恩克是一个系统,沃恩克对于对华政策,亦曾发表过他的主张。沃恩克认为:美国敌人的敌人,不一定就是美国的朋友。上海公报仅是建立了只有一个中国的观念,如果中国实际上不是一个,美国是没有义务使之变成为一个的。因此,沃恩克就不主张美国切断同台湾的关系。沃恩克既与万斯同一鼻孔出气,这无怪去年八月万斯访华的时候,谈不出结果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