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本驻北京记者报道:《参观中国共产党的圣地延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1-25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二月三十一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田所的一篇电讯,题为《参观中国共产党的圣地延安,捍卫建国的基点》,摘要如下:
    记者访问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延安。我首先注意的是,经过“四人帮”事件之后对当时的领导人的评价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反映江青女士存在的标志已被撤掉,此外,基本上恢复了二十年前也就是建国后延安作为革命圣地而得到整备的那种状态。
    另一方面,在南泥湾的五·七干校已经证实,一面坚持延安时代的自力更生路线,一面保持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重新教育干部的方法。回到革命的基点,并继承文化革命时期以来的“新的事物和好的事物”。把这两者协调起来,就清楚地表明了华国锋领导机构在意识形态方面处理问题的方法。
    毛主席打一九三七年一月进入延安到一九四七年春天,为了防备国民党军队的攻击,曾先后居住在风凰山,家岭,枣园和王家坪,直至撤离延安。毛主席在这里分别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在会见美国记者斯特朗女士时发表了“原子弹是纸老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延安是这位主席充实的创作活动的舞台。窑洞情况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首次写入通讯的情景一样。
    此外,还明确地表示出周恩来总理、朱德将军(当时是总司令)和任弼时(总司令部政治委员)等人的旧居。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周、未、任等人的标志曾一度被拆掉了,但“四人帮”事件爆发后又恢复了原状。记者还听说,位于王家坪山丘上的叶剑英副主席(抗战期间的军队参谋长)的旧居准备开放,与邓小平副主席等人有关的场所也在研究中。
    地处延安东南五十公里的南泥湾,是王震将军(现副总理)指挥下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垦荒的地方,在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下成功地作到了根据地的粮食自给,因此,这里被看做中国自力更生路线的基点。设在南泥湾的五·七干校的副主任李伯龙说:“这所学校是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于一九六八年十月成立的。广大干部参加劳动,学习延安时代的传统,这对推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也是不可缺少的。”
    老干部在星期天也精力充沛地以不熟练的动作喂猪。女知识分子说:“干校打开了自己的眼界,使自己认识到劳动是伟大的。”这些情况都表明,自文化革命以来在这个国家已很熟悉、而在世界上却很独特的重视人的“改造”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仍在继续坚持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