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纽约时报”说西方内部是“无政府状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9-05-29

    【新华社日内瓦26日电】“纽约时报”24日刊载了德鲁密德尔顿23日自日内瓦发回去的文章,题为“日内瓦:盟国之间距离仍旧很远;暗底下的不和被称作具有破坏性”。摘要如下:
    在西方代表团中,很少有人认为在这里同俄国人谈判会有多大好处。但是没有人料想到,外长会议会对盟国间的关系造成如此大的损害。这种不和是在暗底下的。表面上,一片和谐融洽的气氛,所有的外长彼此都非常非常的客气。
    现在可以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将有人尝试同苏联讨论就柏林问题作一临时安排。英国人过去曾提出过这个主张,他们得到了美国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可以肯定,劳埃德先生只要在公开场合在这个问题上一张嘴,马上就会被异口同声地斥之为“姑息”,“退却”。
    由于巴黎报纸言过其实和某些法国外交官说话极其刻毒,法国为了支持他们对于同苏联谈判所持的态度而提出的论点的逻辑性,倒反而弄得模糊了。
    葛罗米柯先生能够老远就识破这种情况,而利用盟国的分歧则是苏联外交官的第二天性。
    会有一天,美国和英国会同法国和德国人发生龃龉,那很可能是在盟国讨论应否谈判一个解决柏林问题暂行办法的时候。这就将使葛罗米柯先生得到一个机会来采取某种行动扩大西方盟国间的分歧。
    截至第二周会议结束时为止,没有显示任何迹象,表明苏联代表团会从它目前这种不妥协态度上后退一步。如果俄国人继续集中力量于他们的和约草案而回避讨论西方的和平计划,西方阵营中一定会有人主张谈判个别问题。
    法国和西德大概会反对这种主张,这两个代表团基本上仍赞成采取“要么接受,不接受就拉倒”的方针。由于这些相冲突的态度而引起的对于西方策略的争辩,很可能惹起盟国之间对会谈的最激烈的辩论。
    西方代表团所处的困境的一部分是,这里没有一个外长能凭他的个人威望叫其他外长停止他们的代表团的勾心斗角的活动,而团结一致组成一道巩固的阵线。
    还可以问一问,外长们本身所具权威是否像他们外表看来那样大呢。比方说,美国代表团团员中,就有着不同意见,而且是相当重要的不同意见。代表团团员会提出各式各样的个人意见,因为在代表团里,纪律不那么严格。
    对于美、英、法、苏、西德和东德各代表团的发言人在每次会后向报界发布新闻时正式发表的谈话,外长们是能够控制的。但是对于一个代表团中同发布新闻没有关系的团员间的私人谈话,则没有加以控制。大部分麻烦就是这种谈话引起的。
    这种表面融洽而暗底里则是无政府状态的错杂局面可能导致某些政府得出结论:同苏联谈判的最好办法是举行双边会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