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南华早报》社论:《整顿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1-01

    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召开说明中国领导对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也说明要纠正“四人帮”造成的错误的决心
    【本刊讯】香港《南华早报》十月二十四日发表题为《整顿教育》的社论,摘要如下:
    中国领导决定恢复大学入学考试和从高中毕业生中间直接招收大学生,以期扭转过去十年的教育制度的不利影响。然而,要成功不很容易,因为,过去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还有许多障碍和问题必须排除和解决。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的召开说明中国领导对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也说明他们要纠正四人帮在台上时造成的错误的决心。
    由于四人帮的不通过考试就从受教育不多的青年中间招收大学生的主张,出现了几百万甚至连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基本知识都不掌握的大学生。而且,由于四人帮蔑视知识分子,许多大学教授就不尽他们的职责,结果教学质量普遍下降,许多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受了害。
    对北京领导来说,这几百万现在在城市和农村各种单位工作的年轻人成了很大的问题。招生工作会议决定鼓励“七·二一”工人大学和“五·七”大学,还决定继续采取由农学院和其他专科学校开班从公社招收学生的做法。这是一个解决办法,但是需要做的工作比这多得多。
    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合格的师资。现在正在要求许多已经退休的教授和在同本人的专业完全无关的部门工作的人回学校教书,但是这样的人有的年纪已老,有的已经故世,人数越来越少了。
    第三个问题是有没有足够的中学毕业生能通得过大学入学考试,因为四人帮不但破坏了高等教育,而且也破坏了小学和中学教育。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很困难。
    但是,当局已经表现出改革教育制度的决心,而且已经走了第一步。只要现领导能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正如毛泽东主席说过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索尔兹伯里的评论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二十二日刊登索尔兹伯里发自上海的专稿,题为《中国的动乱留下了很大的“教育差距”》,摘要如下:
    今天,中国许多重要大学的入学人数只有一九六五年的三分之二。中国的“教育差距”已经成为华国锋主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十年政治斗争和江青一伙在那几年里的夺权活动,在教育领域造成的破坏比哪一个领域都大。
    大学入学人数只是衡量巨大损失的尺度之一。许多高等学校关闭了三四年。一九七二年以后,招生人数略有增加,但是始终没有恢复到一九六五年的数字。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大学的数字最典型:一九六五年招收一千五百名新生,学制是五年,而现在只招收五百名新生,学制三年。
    为了强调“实际”训练而修改了课程。学生整月整月甚至整年整年地在工厂和农村劳动,或者从事毫无目的的宣传活动。
    华主席和他的同事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和教育必须来个大发展,使中国在目前许多人所说的“丢失十年”之后恢复原来的势头。
    有一位高级官员说,整整十年,几乎无法培养出第一流的外语学生。他说:“就说我的女儿吧,她经常到农村去劳动或者搞宣传。在这种条件下怎么能认真学习呢?”
    在上海复旦大学里,英文系的一名学生表示了相似的不满。
    复旦大学和内蒙古大学都强调说,一九七一年和七二年学校复课以后,没有什么纪律,学生想来上课就来,不想来就不来。他们说,以江青为首的集团垮台后,课堂秩序才好转。
    教员说,最大的损失是在最重要的方面,如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生物学和其他基础科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