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报发表社论评美对苏政策《迁就克里姆林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0-30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月二十六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迁就克里姆林宫》,全文如下:
    政府为打破北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之间在减少军事力量的会谈方面的停滞状态所做的努力,仅仅是白宫最近同苏联进行大量接触的一系列行动中最新的步骤。但是,同卡特总统的许多政策一样,他对俄国人采取的这种新作法已由于他自己造成的情况而受到损害。
    卡特先生在就职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对莫斯科采取了强硬立场。他谴责克里姆林宫侵犯人权;他同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进行了接触;他提出了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强硬建议。从而招致了勃列日涅夫怒气冲冲的反驳。虽然他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动行动特别博得许多方面人士(他们希望美国的对外政策在道义上有更大的动力)的喝采,但是要说这些行动在外交界主张维持现状的人中引起了恐慌,那是公正的。人们在问:推翻在缓和的指导下所取得的进展有什么用处呢?难道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不会违背这位新总统曾公开宣布的目标而引起军事开支的增加吗?
    由于这些人士的疑虑正中要害,政府便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对莫斯科采取了较为迁就的态度。三月间提出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强硬建议,被九月份提出的修改意见所取代,这使得葛罗米柯严峻的面孔露出了笑容。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欧安会检查会议上,美国的谈判代表对苏联违反两年前在赫尔辛基签署的人权宣言的行为只是蜻蜓点水似地抱怨了一下。苏联人又被重新拉进中东谈判,这使得以色列以及一些温和的阿拉伯国家惶恐不安。现在,政府又企图使欧洲减少军事力量的谈判解冻,它主动提出撤出战术核弹头,甚至把中子弹用作讨价还价的筹码。
    如果要对莫斯科做出这些姿态的话,它们本应该是新政府在上任之初就拿出来的见面礼。本报曾对卡特先生在人权方面的讲话感到高兴,而且对他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关于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初步建议的强硬感到有点担心。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倒希望他当初没有采取上述任何一种立场。
    人们早就预感到,他有点捉摸不定而且缺乏坚定的信念(这损害了他处理国内问题的能力),他显得背弃他的对外政策的一些关键方面的情况同人们的预感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不会增进美国在国际上的信用。在国内,它加强了反对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裁减军事力量条约的那些人的力量,而总统可能是希望国会通过这些条约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