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报社论:《向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迈进的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0-27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月二十五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向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迈进的中国》,摘要如下:
    向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迈进的中国的动向是极其活跃的。李先念副总理通过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藤山爱一郎,要求我国进行积极的技术合作,这和中国当前(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中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确成了全国和全党的课题。党中央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预定于明年春天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会议。在政府中设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同时科学技术协会和专门学会开始进行研究和启蒙活动。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同国家计委合作,将制定分成三年、八年、二十三年这三个阶段的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其目标是,在二十世纪中,实现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城市和农村的电气化,主要生产部门的自动操作。勾画出一幅富裕的工业化社会的景象。
    在现代化中受到挫折的中国,在革命以后,推进工业化计划,成了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发射的卫星达到了准确回收的高度技术水平。但是,并不是广泛的基层单位普遍拥有这种科学技术。现在,在九亿人口中,七亿农民大部分在依靠手工操作和土法耕种。
    “四人帮”把优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赶到劳动现场,解散了研究所,取消了研究计划。进而,在文革后实行的教育改革中,在排斥尖子的名义下,实践重于学习,推荐重于考试,导致了知识水平的大幅度下降。科学和教育荒废,结果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内没有继承人,同曾经渐渐接近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又加大了”(党的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要恢复到那种情况(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正象邓小平副主席讲的那样,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
    打倒了四人帮的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起用了邓小平副主席等熟悉实际业务的干部,把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放在建设国家的中心位置。首先,由于在初步的教育阶段,有必要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所以着手对教育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中学毕业以后,取消那种把二年的基层劳动作为上大学的条件的作法,而是实施全国统一的考试,进行严格的选拔。
    对科研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领导研究所的党委会,由熟悉科学技术的干部担任,不仅把已经下放的科技人员调回研究单位,而且恢复技术职称,保证其地位和研究工作。为刺激研究工作,提倡鸣放政策。
    现在中国的科技人员有一百二十万人左右,阵容较小。有好多方面还有待于从海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中国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如积极地邀请在美国留过学,并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杨振宁、李政道等著名的物理学家,由华国锋主席来会见。
    如果这样搞下去,不久,中国的科学技术界将面目一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