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六年的中国对外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0-26

    【塔斯社莫斯科十月二十日电】题: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六年的中国对外政策
    “文化革命”后作为中国对外政策基础的反苏主义不仅是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它体现北京首领挑动新的世界大战的方针,因而对各国人民孕育着严重的危险性,而不问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苏联汉学家鲍里斯·科洛斯科夫指出了中国对外政策的这个方针。他撰写的《中国对外政策。一九六九——九七六年》一书不久前由莫斯科政治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分析北京这几年对外活动时指出,中国破坏缓和、阻挠裁军、在各国之间散播不信任和敌视,这些行径及挑动世界大战从中渔利的意图对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威胁是多么大。
    该书指出,北京在为了达到称霸目的,采取了依靠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动派势力的方针。但是,实践表明,这种战略是站不住脚的。想超脱现代客观矛盾,想置身于两个体系的相互关系之外,都是毫无结果的,尽管毛派领导炮制自命不凡的计划和图谋,但是这样他们就把中国更远地推到变为帝国主义政策的工具这条道路上。
    北京对外政策遭到挫折,这说明毛主义国际总战略的缺陷和没有前途。该书强调指出,上层统治集团的对外政策,同国际反动派勾结、加剧紧张局势、军备竞赛、挑动新的世界大战的政策,同包括中国人民真正的民族利益在内的各国人民的利益是根本抵触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