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驻京记者丹藤报道:《两对父母在北京重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10-26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十三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丹藤十月十二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日中的儿子”孝顺父母
    ——两对父母在北京重逢》,摘要如下:
    战败后不久,在中国东北把三岁的幼儿委托给中国人夫妇而回国的日本生身父母和亲手抚养这个孩子达二十多年的中国的父母,在中国当局的安排下,时隔三十二年在北京会面。当时,两对父母约定“十年后再见……”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因此,日中两国的老夫妇感到格外高兴。那个“我们的儿子”,就是日中经济协会驻北京的联络员酒井拓夫。
    生身父母住在日本札幌市南区真驹内,从事农业,名字叫酒井贤、初江。这对夫妇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在吉林省舒兰县水曲柳的农业试验场迎来了日本的战败。在一片混乱之中开始往本国撤退,他们有包括当时三岁的拓夫在内的五个孩子,困难很多。他们想,“与其孩子被饿死不如给了人”,于是,他们就把拓夫给了附近一家开杂货店的高敬文、魏香亭夫妇,便难分难舍地回国了。
    没有孩子的高家夫妇把拓夫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来抚养,拓夫同新中国一起长大成人,但他不知道自己是日本人,在拓夫二十岁的时候,高家夫妇才把秘密告诉了他。拓夫从仅有的一点线索寻找生身父母的下落,三年后才和北海道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于两年后的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年轻的拓夫终于在神户同生身父母重逢。
    拓夫回到日本后,在从事日中贸易的贸易公司工作。在日中邦交正常化后的一九七三年三月转到现在的日中贸易协会工作,一九七五年十月作为驻北京联络员再次来到中国。
    在上月底,酒井拓夫把生身父母从日本叫到北京,同时,从哈尔滨也把抚养他的中国父母请到北京。两对父母时隔三十二年后于十月二日激动人心地会了面。
    高家夫妇一到北京,马上赶到正在等待他们的拓夫的三里屯外交公寓的住所。第一句话就说:“很久没见了。今天得以重逢非常高兴。”拓夫的生身父母说:“多亏你们把拓夫养大了”。在谈话时,“共同的儿子”出色地担任了翻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