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巴黎“世界报”发表社论认为毛主席文章很重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6-23

    【本刊讯】巴黎“世界报”6月20日社论:“毛泽东和革命改革”,全文如下:
    在估量毛泽东演说和试行理解其意义的时候,把它看成第二个赫鲁晓夫报告,那是轻而易举的类比做法。这种比较是成问题的,虽然正如某些评论员所指出的,这种比较至少着重说明这两个文件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看来重要得多的毋宁说是二者的不同。
    中国内部并没有分裂。政权在力求进行它所说的“整风”,但是它自称完全忠实于自己,在广泛的程度上它事实上也做到了这一点。这正是从这位中国主席的演说中首先显示出来的,这也是这篇演说和著名的赫鲁晓夫报告不同之点。
    诚然,会有人说,在俄国,制度毕竟仍然照旧。但是,比较仔细地分析一下事态发展,可以看出,“中国路线”虽然在许多方面效法了俄国制度,但是它已经坚定不移地肯定了自己的独创性,而且也许比俄国路线更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在苏联,一部分由于制度所包含的压迫因素,一部分由于斯大林个人的残酷独裁,制度曾经达到某种使自己瘫痪的硬化程度。
    要想做到纠正苏联制度的过火行为和谋求比较灵活的方案,当时需要的是一次爆裂。只有在那位暴君死后,这个爆裂才有可能发生。然而,即使那时,也只是仅仅用赎罪羊这种简陋无比的学说来解释以往的一切错误。这也是一个方便的论调:是一个死人犯了罪。
    在中国,恰恰相反,政权能够依靠自我批评——如果可以这么说,依靠自我改造——而活动。而且是仍然健在的政权主子本人发出了信号。首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制度并没有陷入斯大林主义的大偏差。这是不是说,它过去就没有过暴行和过火行为呢?毛泽东的演说恰恰承认了相反的东西。他差不多是这样说的,中国曾经几乎成为、或者说本来可能成为匈牙利第二。凑巧,在铁幕后面承认匈牙利事件所造成的动荡的严重性,这是第一次。
    但是,通篇演说的另一个意图是肯定与苏联不同,中国一向相当明智,因而得以承认它所谓的“矛盾”,相当灵活,因而得以不同历史破裂,领导集团中间也不需破裂而解决这些矛盾。
    总之,“中国道路”的共产主义相信能够改良革命。它认为,这种对革命的改良可以用“展开”前此受到窒息的自由讨论来进行。它的广泛整风运动自命为遵守着一贯的路线,因为1942年也进行过类似的整风。
    毛泽东争取实施自由共产主义的改良主义努力,是否将得到成功,这显然是西方极感兴趣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更为尖锐、当然将予以更为迅速回答的问题,就是毛泽东的做法会不会超过中国国境,而在其他共产党国家得到支持。
    “我们不这样做”,赫鲁晓夫在美国电视上已经作了答复。这种提出异议的做法是很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卫星国怎样呢?它们会不会不顾莫斯科的监视,自己来接受中国做法?即使中国制度中注入的某些自由能够不引起意外事件(不过,这还待证明),与中国人气质极为不同的西方人气质,是不是容许东欧的情况也象中国一样呢?
    在未来发展对这两个问题加以答复以前,肯定地说,至少有两件事现在是明显的:共产主义学说在分化,同莫斯科抗衡的北京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影响在与日俱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