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日本《现代周报》刊登克拉夫特的一篇特稿:《卡特和勃列日涅夫之间可怕的误解在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8-01

    【本刊讯】日本《现代周报》杂志七月十四日刊登美国专栏作家克拉夫特六月二十六日从华盛顿发给该刊的一篇特稿,题目是《卡特和勃列日涅夫之间可怕的误解在发展》,摘要如下:
    (原编者注:约瑟夫·克拉夫特在莫斯科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采访,又会见了华盛顿的最高权威人士,对引起世界注意的美苏关系作了分析,发来了一千五百字的电讯稿。)
    从莫斯科一回到华盛顿,我就感到,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即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可怕的误解象乌云一样笼罩着。
    美国和苏联都希望就裁军问题缔结新协定。但是,两国都认为,要缔结新协定,就不得不向对方让步。因而,两国不仅在裁军方面,而且在人权问题上也都采取了非常强硬的态度。
    美苏之间的这种误解,不必要地恶化了彼此的关系。美国为什么强硬?在华盛顿看来,苏联政府急于缔结新的裁军协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在于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地位和野心。从年龄(去年十二月年满七十岁)和健康情况(不大好)两个方面看,他面临在近几年内引退。在引退之前,他想建立具有历史意义的伟绩。
    第二个原因是,华盛顿坚信,苏联肯定害怕美国的军事技术。白宫和五角大楼甚至国会,都笼罩着一种洋洋自得的气氛,认为美国目前在战略武器(核武器)领域,已经研究成功几项极其重大的技术。这些技术是:
    美国正在研制的超音速B—1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越过苏联的防空系统,对苏联境内的所有目标进行核攻击。
    制导系统的完成,将可以准确无误地制导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研制马克12A型新型核弹头,将可以安装在民兵Ⅲ型导弹上。这些导弹能够摧毁苏联境内的几乎全部地面导弹基地(已经部署了五百五十枚各带三个弹头的这种导弹)。
    还有一项研制名为MX的移动导弹的计划。MX导弹对苏联军队将具有强大的破坏力量。而且,这种导弹可以在广大的地道内自由移动,因此,它不会为苏联导弹所摧毁。
    最后一项是那个有名的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成本低,而且准确。可以在西欧部署,因此,足以改变苏联在欧洲大陆的常规武器的优势。破坏友好气氛的人物立足于这种设想,美国方面几乎没有值得向苏联作出让步的理由。
    实际上,国务院高度警惕苏联给造成美国对九月举行的万斯—葛罗米柯会谈抱有希望的印象。国防部主张,不应该对苏联提出的限制生产巡航导弹的要求作出重大让步。卡特总统也根本无意通过放松使莫斯科慌了手脚的人权攻势,来缓和紧张局势。
    我感到,总统和国防部总是不时地促进研究美国的军事技术,迫使苏联让步。
    但是,实际上,凡是访问莫斯科的人,谁都会清楚了解到,这种想法对苏联是行不通的。
    说起来,勃列日涅夫毫不存在美国所说的那种特别情况。的确,健康状态不稳定,不过,并未病到严重时不能工作的程度。政治地位也是稳定的。甚至制定新宪法,也已成为惊天动地的伟大功绩。他大概不会缔结在苏联政府内部也不受欢迎的新协定,故意危及自己的地位吧。
    不仅如此,莫斯科有很多人认为,卡特在美国国内存在问题,他不得不向苏联让步。苏联第一流杂志的主编在同我一道进餐时说了下面一段话:“美国国民也知道,卡特突然大吵大叫地提出什么人权,又宣传万斯国务卿在莫斯科提出的、有着苏联不得不予以拒绝的内容的建议(三月),从而恶化了美苏关系。因此,卡特是恶化美苏友好关系的真正罪魁,改善美苏关系,也要由卡特负责。”用“镇压”来迎击人权攻击也可以说,种说法只不过是口头上的讨价还价。不过,从苏联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苏联目前正立足于这想法。苏联方面相信,可以借助美国希望缔结的裁军协定,使人权攻势停止下来。因此,苏联反而瞄准了举行裁军谈判的时期,强化了对卡特试图挽救的反体制派的镇压。
    我认为,苏联方面不仅判断卡特的人权攻势将被迫撤回,而且,在裁军谈判中,也将通过美国国内的舆论,使卡特放弃强硬资态。
    为了让美国的舆论把卡特逼入困境,勃列日涅夫亲自在巴黎半公开地断言说,美苏裁军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只有最高级谈判才能使坚冰消融但是,对苏联来说,可怜的是,卡特丝毫没有受到要求缔结裁军新协定的舆论的压力。恰恰相反,美国的舆论正在变得极端反苏。现在,美国充满了自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事件以来最严重的反苏气氛。
    卡特总统非但没有因为不缔结协定而丧失国民的支持,相反,他甚至由于公然同莫斯科决裂而树立起了相当高的威望。
    由此看来,目前,美苏两国之间的误解越来越大。下一次万斯—葛罗米柯会谈已推迟到九月,因此,在现行协定有效期届满的十月三日以前,几乎没有可能缔结任何新协定。而且,占上风的看法认为,如果在谈判得不到进展的情况下进入无协定状态,那么,新协定的缔结将变得更加困难。
    在此间——华盛顿深深感到,通过美苏两巨头会谈来消除彼此的误解才是前提条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