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报道:《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7-30

    【共同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边见)题: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
    在八月一日建军五十周年纪念日之前,中国开展了一个重新评价军队的元老的大规模运动。《人民日报》在二十七日刊登了题为《深切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的长篇文章,二十八日又刊登了王震副总理亲自写的文章《忠诚的战士光辉的一生
    ——纪念贺龙同志》。这两篇文章都颂扬了在国共分裂的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于江西省南昌革命军举行起义以来,朱德、贺尤两位先生对于党和军队的建设作出的贡献,同时详细地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以来两位先生怎样同四人帮的镇压进行了斗争。
    去年由于发生唐山大地震,由于四人帮的影响,没有举行“八
    ·一”建军节的纪念活动。今年,可以预料,将相当大规模地庆祝。
    二十八日刊登的纪念贺龙的文章中值得注意的,首先是首次公布了贺龙先生是在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去世的。这篇文章还公布了一个珍贵的史实,即:“一九三六年秋,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边境时,毛主席、党中央派邓小平同志等前来慰问,并传达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和毛主席《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瓦窑堡会议因为决定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这个重大的策略转变而著名。这篇文章通过指出邓小平同志等传达、贺龙总指挥全面贯彻了会议精神,肯定了这两位先生对于毛泽东路线的忠诚。
    大概可以说,在这篇纪念贺龙的文章中,除了颂扬建军有功之臣外,还以朴实无华的方式重新评价邓小平先生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关照。
    文化大革命以后,朱德、贺龙两位“将军”也在四人帮重视民兵的形势下一直受到轻视。现在,他们正式地得到了重新评价。这表明,解放军从经验丰富的已经去世的元老那里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而不是以那些“坐直升飞机”上来的人为精神支柱,这一点值得注意
    。
    【法新社北京七月二十八日电】(记者:比昂尼克)自从文化革命的那些艰难日子结束以来,“元老”们在力量差不多已经完全恢复,江青和她的党羽已经被抛开以后,现在第一次以胜利的姿态在北京迎接红军建军五十周年。
    为了纪念红军建军五十周年,官方报纸发表了颂扬两位威望很高的军队领导人。一位是领导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有名的南昌起义的红军之父朱德,还有一位是贺龙元帅。贺龙元帅在文化革命期间遭到了清洗。
    《人民日报》昨天转载了《红旗》的一篇热情赞扬朱德元帅的文章。
    今天轮到贺龙元帅在《人民日报》上受赞扬了,赞扬他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还在世的领导人、八十六岁的政治局委员刘伯承元帅并肩作战。
    《人民日报》在回顾贺龙的功绩时强调贺龙在一九六九年六月九日去世以前曾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过严肃的斗争”。
    观察家们注意到这些文章在谈南昌起义时有一种新的调子:与前几年相比是尊重历史事实的,特别是也强调同毛一起的高级军事领导人的作用。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七月二十八日刊登一篇报道,标题是《北京各报刊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文章,赞颂已故朱德氏的功绩》,摘要如下: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等北京各报二十七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党的理论刊物《红旗》第八期所载总参理论组的文章《深切怀念敬爱的朱德委员长》。
    这篇文章,是在迎接建军五十周年时,赞颂建军的有功者——已故朱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业绩以及他对毛主席、对党的忠诚,并且号召遵照华国锋主席、叶剑英、邓小平两位副主席在不久前举行的党的中央全会上所做的指示,推进包括军事现代化在内的建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