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苏《劳动报》文章:《脚印通到“旧货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7-30

    【本刊讯】苏联《劳动报》七月七日刊登该报记者戈罗杰茨基发自图拉的文章,题目是《脚印通到“旧货摊”》,摘要如下:
    图拉市克拉拉·蔡特金大街上的那座多层大楼长期不能住进人:电梯不工作。缺个什么零件。结果闹出一场丑剧。
    建筑局长亚库申科夫对工地主任沃坚科说:“喂,老兄,你到旧货摊去看一看吧。那里什么东西都有……”
    工地主任便来到了图拉市场,挤进了人群,用现钱买到了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大楼便住满了人。
    这是笑话吗?根本不是。在图拉,许多经济领导人正是用这种办法来摆脱困境的。
    图拉的“旧货摊”商品丰富,占地面积大,它从车站开始,一直伸延到靠近铁路线的该市山岗部分。在站台上就开始热热闹闹地买卖起畅销商品和稀缺商品了。在车站上,有人兜售口红、发蜡和进口洗衣粉。在通往米亚斯诺沃的道口上出卖披肩、汽车和摩托车的备件。而在“旧货摊”上则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各种东西。
    ……我们费劲地挤到了挂着“文化用品”招牌的一排货摊跟前。招牌显然是名不符实的:跟文化不相干,柜台上摆的是刚出厂的崭新的三极管、电容器和电动扬声器。图拉卫生技术设备联合公司、乌兹洛夫斯克塑料工厂的产品应有尽有,多得惊人。至于这些产品流入市场的途径是不费气力就可以猜想到的。
    共青团积极分子把一个穿着讲究的人带到了民警派出所。原来,他是图拉电子元件厂设计科主任工程师科兹洛夫。他通过批发和零售买卖无线电零件和继电器。
    同一个厂的钳工奥列霍夫也毫不费力地将其产品——崭新的钳工工具和砂轮等弄到了“旧货摊”上。宿舍区仓库主任雷日科娃盗卖地毯,图拉操纵系统科学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沃隆科娃出售进口钱包。
    后来怎么办呢?未作任何处理。例如,甚至都没有向主任工程师科兹洛夫追究行政责任。
    对图拉“旧货摊”听之任之。它差不多已成为销售赃物的正式场所。市当局宁肯视而不见。
    “旧货摊”已超出了划定的地界。学校、幼儿园的窗口下,儿童疗养院旁也在进行交易。已经有不少警报,说明中小学生也在搞投机买卖。每逢星期天从莫斯科和里加、塔林和明斯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梁赞、卡卢加和奥廖尔、弗拉基米尔,甚至诺里尔斯克来到图拉百货摊的就有一万二千到一万四千人。
    来自莫斯科的一个叫鲁宾什坦的人在图拉市场上出售流行唱片、侦探小说、进口香粉、涂眼睫毛用的墨汁和肥皂粉。
    “我卖的是自己的东西。碰巧买了,却没用处。”这个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职业的二十八岁的工程师机械地重复着投机商人的口头禅。结果怎么着?“只好放了。”火车站反盗窃社会主义财产和投机行为局检查员叶菲莫夫叹了口气说。
    “旧货摊”面积很大、问题也很多。只好把一个地地道道的投机商客客气气地释放了……
    而投机商则清楚地懂得该怎么办。他的厚颜无耻是与我们同他斗争时表现出来的软弱无力成正比的。例如,已决定把没收了的东西还给他。当发函请他去图拉取东西时,他回答说,因“家务缠身”无暇会见民警。他写道,“而且你们也会同意,既然民警有时间没收人们的东西,也就应当有时间归还没收了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没有收到这些东西,那我就只好找上级机关了。”请看,投机商们已经不是在替自己辩解,而是转为进攻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