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东京新闻》记者访问记:《改变了面貌的新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7-26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从六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六日连载了该报记者片冈繁雄发自北京的新疆访问记,总题目是《改变了面貌的新疆》,摘要如下:(一)高度警惕苏联的最前线
    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古代的“西域”,它的面积有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
    四个日本那么大。因这里是丝绸之路和戈壁滩,所以这种形象对日本人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最近,这个与苏联对抗的最前线地区成了中国的重点开发区。新疆在迅速地改变面貌:车辆增加,代替了骆驼、改造了沙滩、建立了大工厂……。过去,居民们连水都喝不上,现在的生活却焕然一新。最近我作为日本记者同盟访华团的一员,参观了新疆,以乌鲁木齐、吐鲁番为中心,作为日本记者,头一次目睹了改变了面貌的新疆的一个侧面。
    已到下午九点钟了,但是,太阳仍然高高地挂在西方地平线的上空。透过耸立的白杨,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白雪皑皑的帕米尔山脉的山巅。那里的天空仍然明朗如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本齐,座落在北京西北约二千八百公里的地方。从距离来说,同美国的东部与西部一样,时差可达两个小时。但是,整个中国是以北京时间为统一标准的,当然新疆也不例外。因此,晚上九时仍有太阳。“明亮的夜空”使人想到,这里确实是中国的边境。
    地下资源尚未开发新疆地区的面积占全中国的六分之一。虽说大部分是沙漠与山脉,但它也是一个地下资源富饶、等待开发的“处女地”。然而,现在对中国来说,新疆的重要性,大概首先在于这里有三千三百公里边界同苏联接壤。处于绝对对立状态的中苏两国,是最使中国感到紧张的地区。破坏活动频繁新疆革委会成员说:“苏联从一九六○年开始就制造边境事件。近一、二年虽然未发生大事件,但是,破坏农牧业、派遣特务潜入、飞机侦察等活动,却一如既往。”他一有机会就强调要警惕苏联,并列举了一九六二年的伊犁事件。还有儿童射击队可以说,“伊犁地区地势平坦,苏联容易出动机械化力量,现在也是最危险的地区”,因此,对苏联直接进攻的警惕状况是可以理解的。我参观了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在四个民族一千六百名儿童中选拔了三十几人组成射击队,这些儿童百米射击的本领很高。在内蒙古等边境到处可以看到这种情景。这里也健全了以军队为中心的全民皆兵体制。
    但是,新疆当局更加警惕的,似乎不是直接进攻,而是捣乱活动。
    正因为如此,这里各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也是国防上的关键。建国以来,中国设法积极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现在县一级以上的革委会负责人,百分之六十三是少数民族出身,在党内也占百分之六十五。同时,加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意识也很重要。看电影也全副武装尽管表针是一样的,但是,每天的生活却要以“自然时间”为准。所以,新疆的工厂一般是早上十点上班,午休后下午的工作时间是四点到八点,形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我们在上午一点半左右看戏回来时,恰好遇到了广场露天电影散场。其中有三十多名上着刺刀的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还有几伙虽然未带武器,但身穿与解放军相似的草绿色服装的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人。最前线的实感就表现在这里。(二)水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达到解放前的二倍半
    有“喝水百姓”(穷百姓)这样一句话。可是解放前,这里的农民连喝口水也是相当困难的。从遥远的天山流下来的水,在太阳无情地毒晒下,完全被热沙吸走了。在地下水脉上面挖的几口坎儿井,都是地主和“水主”的。不管是喝的水也好、还是浇地用的水也好,规定水费一律加在每年的租子里。解放后的改造沙漠就是以确保用水和防止风沙的战斗开始的。在公路两旁栽种白杨从乌鲁木齐往南约一百八十公里,越过天山山脉的断层部,穿过戈壁滩,便到了吐鲁番的县城。
    县革委会主任肉孜·吐尔迪(维吾尔族)迎接了我们,在他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附近的五星公社。这个公社由二十三个大队、一百零三个小队组成,人口有三万三千人,耕地面积有四千七百公顷,专门种植小麦、高粱、棉花、葡萄、哈密瓜。在纵横道路的两旁种满了白杨,少的地方两行,多的地方达五行,以便防止风沙和减轻四十一度的炎热。
    但是,据吐尔迪的介绍,这些树都是解放后种植的,这使我大吃一惊。听说这一带解放前有五百个沙丘。树木被连根刮倒。成立公社以后,特别是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大搞农田建设。首先,利用五十万个劳动日把二百个沙丘,改变成二百七十公顷的耕地。一九六四年以来,又种植了五百万棵树,从而结束了房子和耕地不断被埋没的历史。每隔二、三十米就挖一口井下面是水的问题。沿着地下水脉,每隔二、三十米就挖一口传统的坎儿井,井和井之间通过暗渠相连,以便增加水量,除采取这种方式以外,同时,还与附近的公社合作,修建了通往天山山脉的水渠。结果使水量增加到解放前的两倍半。据说,一九六三年,每亩收获一百公斤粮食,而去年达到了三百二十多公斤;棉花从三十五公斤增加到五十二公斤。不仅是这个公社如此改造沙漠,就是吐鲁番盆地,虽然程度上不同,但是到处都在改造沙漠。整个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等三个县),解放前有耕地两万公顷,现在好象已有五万公顷。
    尽管如此,这个公社范围内还残留着许多沙丘。如果站在照旧留在田地中间的沙丘上,不到一分钟,甚至连鞋子里面都会发烫。就在那个炽热的沙丘上,竟然坐着两个农民,听说可能是治疗关节炎的。年轻的公社干部笑着说:“只有这么一个用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