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克拉夫特文章《在克里姆林宫改组的背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6-01

    说勃列日涅夫目前的最高权力并未被否定,成问题的倒是,他是否能左右历史而又不使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态出现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九日刊登约瑟夫·克拉夫特发自莫斯科的一篇文章,题为《在克里姆林宫改组的背后》,摘要如下:
    当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二十四日在党中央春季全会上提出新的宪法草案时,他宣布要实行一和“日益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但是即使在他讲话的时候,有一些事情也都暗示出,克里姆林宫内的统治仍然不那么具有宪法的味道,而在更大程度上具有强行推行的味道。
    因为,除了通过宪法草案的“主体部分”以外,全会还决定把波德戈尔内降职。这个决定是秘密作出的,没有作任何解释。而在作这个决定的同时有迹象表明,气氛是激烈的,从而出现了有关苏联领导层内部情况的大量谣言
    。
    在这一切背后,存在着苏联政治强加于苏联历史的种种反常现象。每一个新领导人改写了历史,把他的前任取得的成就说得一无是处,或者接收过来,以此来夸大他自己的成就。当勃列日涅夫爬到最高层的时候,他也面临着要确保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这一任务。
    新宪法显然是一个可以加以利用的工具。一九三六年斯大林通过的苏联的上一部宪法以理论上确保的权利同实际上推行的专横统治之间有差距而闻名。这部宪法仍然一直被叫做“斯大林宪法”。
    制订一部新的、比较合乎时代的宪法这一主张最初是由赫鲁晓夫在一九六一年的二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来的。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垮台后捡起了这个想法,并使它成为他自己的想法。他一再催促进行起草工作,而且看来在一九七五年二月的二十五大上很可能把这一草案提出来了。
    的确,迄今所宣布的革新看来是十分无关痛痒的。苏联国内的阶级斗争和少数民族的自治以及同苏联以外的世界的对峙将不会那么受重视了。在宪法中有关权利的那个新的段落中,将显著地列入如就业、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医疗这样一些颇得人心的社会主义口号。
    但是放弃如“无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包围”等口号,显然遭到了以苏斯洛夫为首的意识形态监督人的强烈反对。苏斯洛夫是党的一位老资格书记。他在苏联的官员等级中似乎仅次于勃列日涅夫。由于他的反对,新宪法的通过被推迟到了二十五大以后。
    因此,勃列日涅夫注目于今秋布尔什维克革命六十周年。他显然在不久前使苏斯洛夫赞同了这项草案,据说苏斯洛夫表示赞同跟他的富有讽刺味的幽默感是一致的。苏斯洛夫的赞同的标记就是,他在二十四日的全会上就国歌的新歌词和略微更新的曲子作了报告。这首自我吹嘘和好斗的国歌是斯大林在一九四三年促使写成的。
    据与会者说,中央全会对新宪法的讨论是“认真的,有条不紊的”。不过,幕后在决定撤去波德戈尔内政治局委员一事上出现了麻烦,撤去此职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作为最高苏维埃主席的职务。
    宣布此消息的方式表明出现了麻烦:跟任何一次类似的宣布——包括赫鲁晓夫下台——不一样,这次宣布没有采用通常彬彬有礼的借口:健康不佳、年迈或者退休。
    波德戈尔内已七十四岁了,长期来以挂名主席闻名,既同领导集团中的勃列日涅夫派无牵连,同苏斯洛夫集团也无瓜葛。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对他采取不公平的态度的原因是:他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
    不过为什么勃列日涅夫要为把一个挂名主席赶下台而费心呢?这个问题上周初使得莫斯科轰动起来,而且引起了人们的猜测。
    勃列日涅夫目前的最高权力并未被否定。成问题的倒是,他是否能左右历史,而又不使他所无法控制的事态出现,而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代却出现了他们所无法控制的事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