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秋冈家荣访华文章:《西藏纪行》(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5-29

    过去的贵族,现在出任高官,似乎是顺理成章,但要不参加叛乱,原先的领地不是被没收而是被赎买,直到现在这些人还收受人民政府赎买的钱。
    我们会见到的阿沛·阿旺晋美人大副委员长和帕巴拉·格列朗杰全国政协副主席,都是大贵族出身。
    提起西藏来,过去就听说过那里的人和人打招呼时,用手抓住对方的耳朵,伸出舌头舐对方的。又听说西藏人死后,后人将死者尸体切碎抛到山上喂鸟,实行“鸟葬”等等……。现在这些习俗还存在吗?这些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但现在
    西的西藏这类落后的习俗一点也没有了。所看到的是西藏已经在向近代化发展。过去的鸟葬,已改为火葬了。
    但是,鸟葬的习惯对于藏族医学的发达或许有若干贡献,因为切碎尸体时须要习惯于解剖人体。但是藏医之所以形成为近似医学的医学,仍然归功于文成公主。当年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汉医,在与藏医的合作下写成了《四部医典》的第一册。
    四部医典现在仍然是藏医的教科书。之后金城公主入藏,随行带来了汉族医生,协助完成了其余的医学著作。
    特别是文成公主在西藏非常受到尊敬。她在公元六四一年进入西藏,下嫁松赞干布。当时那藏王为了表示对唐朝的敬意,在迎娶了文成公主之后,便从雅鲁藏布江畔移居到拉萨,盖起了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至今还留下一间房屋,其间安放着文成公主的像,手里抱着西藏皇后的孩子。
    对于西藏人来说,具有极大魅力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随从中都是拥有建筑、农业等各方面知识的人物,他们协助藏王兴建布达拉宫之外,还建筑了大昭寺。大昭寺主殿中供奉的佛像,是文成公主带来的唐朝的杰作,佛身现在仍然镶嵌着宝石,金光灿灿。
    从距离来看,印度距西藏较近,当然西藏同印度也有交流。松赞干布王在包括文成公主的僧侣一行传播佛教后,曾遣使者到印度,要他们创造西藏文字,还要他们翻译经文。印度方面也有佛僧进入西藏。到公元七四七年,西藏王宫中曾发生中、印两派僧侣之间的争论,但印度派取得了胜利。
    但印度的佛教戒律松弛,和尚可以取妻生子。后来藏族自创了黄教,戒律严格,随即在全藏居统治地位。它的流派其后发展成达赖和班禅两系,然而从他们崇拜中国历代皇帝来看,仍然是文成公主撒下的种子。
    在出发之前,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听到了入藏访问必须记取第一条,便是到达之后,不可太兴奋,否则晚上就会睡不着觉。
    进入西藏必须记取的第二条,是要垫高枕头睡觉。
    第三条是要多饮水。拉萨气候之干燥,是北京无法相比的。我们拿去洗的衣服立刻就干了送回,固然难得,但手掌的干燥和大家嘴唇开始干燥开裂很是难受。
    在海拔三六七○公尺的拉萨尚且如此,那些越过横断山脉,筑路进军的铁道兵工程人员所忍受的干燥之苦绝非普通一般的了。据说,一九五一年外交部人员赴拉萨,自北京乘坐火车和汽车,路上费时四个半月方才到达。进藏的解放军士兵的一部分复员后,就留在西藏当干部。他们是今天在藏的十二万汉族人的核心,他们带领群众在世界屋脊筑起了大寨式的农牧区,这是代表着人类对严酷的大自然的挑战。
    对于解放军出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们身材魁梧,为人热情。解放军部队在原喇嘛僧人的协助下,建成了通往拉萨的五条汽车公路。西藏通往青海省的青藏公路是大动脉,其余四条是通往四川、云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尼泊尔往来的公路。通尼泊尔的公路要在海拔五千四百米处越过喜马拉雅山。青藏公路在世界上是有数的野生动物地带。
    青藏公路正在铺上柏油路面,但要大量运输物资器材和大型机械的话仍须依靠铁路不可。从青海通向西藏的铁路在建设中,输油管也要伸延到西藏。青藏铁路如果通车,下一步将是雅鲁藏布江和其他河川的利用,建设大型水力发电站。有了大动脉和动力,就可以开采西藏以铁矿为主的丰富地下资源,经济开发更增加了马力。
    为了开发西藏,这个地区的人口必须增加不可。为了增殖人口,当地现在推行着奖励生育的政策。与此同时,还将西藏的年青一代送往内地,培养他们成为技术人才。
    如果天气良好,现在每周有五班民航机自成都到西藏,有两班自兰州飞拉萨。每一班机的乘客都是满满的。
    另一方面,牧区的改良也正在大力进行。最大的课题是提高小麦产区的产量。位于喜马拉雅山北斜面和拉萨西南的江孜县,种在海拔四千○五十公尺的一万亩冬小麦,亩产量高达一千六百一十斤。在海拔四二五○公尺试种农业也取得了成功,在这样高度高原上开辟的青稞田有如上达苍穹。一九七四年起,西藏达到了粮食自给。
    提起喜马拉雅山,首先吸引外国游客的,恐怕是尼泊尔方面屡次传出的发现“雪人”的新闻。但是在西藏,却没有这类话题。
    在西藏,与喜马拉雅山同时在藏族人心目中居重要地位的,是布达拉宫。这座建筑位于拉萨西郊,跨建在岩石山头之上,是一幢十三层的建筑物,说它像马鞍形,也许更贴切一些。
    这里虽然是公元七世纪西藏的松赞干布王兴建和文成公主住的。后因战火频仍,原来的宫殿只剩下一间小室,现安放着两人的像。到达赖五世着手修复,之后几经扩大、改建布达拉宫才成为现在这样。历代达赖都住在这里,有些甚至把坟墓也筑在这里。
    贵族、寺院和地方政府,是奴隶和农奴头上的三大领主。达赖则是最高统治者,支持着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领主可以随便处罚农奴。直到西藏叛乱,这些人还在欺压农奴。西藏叛乱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是那些企图维护农奴制的少数人反对改革而发动的。
    人民解放军镇压了叛乱后,开始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
    可以这样说,西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发源自西藏高原的诸河流一直流到东南亚洲,成为那里的母亲一样的生命源流,相反,南来的季候风又支持着西藏东南部山谷水田的生长,甚至使香蕉也结了实。所以说,西藏决不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