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日本《东京新闻》文章:《深海底开发战争剧烈进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5-25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五月十六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深海底开发战争剧烈进行》,摘要如下:
    “深海底战争”一星期后就将揭幕,将比二百浬时代争夺鱼的“战争”更为剧烈。争夺的对象是躺在太平洋四千米到六千米海底的一万亿吨锰块。它们一块块象马铃薯般大小,含有锰、铜、镍和钴等二十来种有用金属,被称为“上帝留在地球上的最后的资源”。日本也参加的三个国际联合企业将从今年夏季起正式进行开采这些锰块的试验。
    锰块一般呈球状,大小差不多全在直径三厘米到五厘米左右,偶尔也有直径一米大的。含有二十种以上的有用金属,象其他高品位的矿物一样发出黑黝黝的亮光,好象是半埋在海底柔软的岩层上。
    后来的探测表明,锰块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全世界的海底;据说,埋藏量估计有二万亿吨或者三万亿吨。
    在冲绳等日本近海也已经发现,可是,品位既高又分布稠密得有商业开采价值的场所是太平洋,而那里也只限于从中美洲海面到夏威夷海面和马里亚纳海沟的通称“锰路”的地方,那些地方水深四千米到六千米。
    据曾经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当教授的约翰·梅洛推算,在太平洋大概就躺着一万亿吨锰块。
    据美国估算,仅仅在太平洋,就有铜五十亿吨、镍九十亿吨、钴三十亿吨,至于锰,则有二千亿吨。
    目前,陆地上可能开采的埋藏量,就全世界而言,是铜三亿零八百万吨、镍六千八百万吨、钴二百四十万吨、锰八亿吨。全世界一年的消费量是,铜八百五十万吨,照这样消费下去,再过三十六年,陆地上的铜资源就将枯竭;同样,镍、钴、锰,全都只够消费一百二十年。
    但是,如果利用锰块,那么,单靠它,铜就将延长寿命近六百年,镍约一万五千年,锰约二万四千年,而且,钻将可以连续采用十三万年以上。
    于是,各发达国家都已着眼于开采锰块,首先进行了全国动员的探测活动。
    六十年代初,领先进行探测的美国动员了政府和大学的研究机关,还动员了部署在太平洋上的第七舰队的舰船,开展了大规模的“找宝作战”。
    接着,法国、西德、苏联等国也紧紧跟上。日本虽然迟了一步,却也从一九七五年九月起动用通产省的外围团体“金属矿业事业团”的地质考察船“白岭丸”(一千八百二十一吨)参加了在夏威夷东南水域进行的探测工作。
    据说,先驱者美国已经绘制了精密的分布图。资源能源厅海洋开发室说:“美国比后来者领先了十年。西德、法国虽然不及美国,却也已经绘制了分布图,而苏联也好象干得蛮顺利。”
    另方面,说起我们日本,现在是处于有点心中没底的状态。
    在广阔的水域进行探测和从水深六千米的海底把锰块捞出来,需要巨额资金,靠一个企业就风险过大;因此,各国的企业建立了国际联合企业,现在有三家。
    这三家国际联合企业是:以美国最大的炼铜公司肯尼科特铜公司为中心的肯尼科特集团;由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比利时国籍的欧洲最大有色金属公司联合矿业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企业海洋矿业联合公司(OMA);以掌握世界镍产量百分之四十的加拿大国际镍公司为轴心的海洋矿业联合管理公司(OMI)。
    这三个集团已经进行了探测活动。此外,美国的飞机公司洛克希德公司、国际石油资本的荷兰皇家壳牌油公司、美孚油公司等三家公司也建立了联合企业,虎视眈眈,企图搞成商业化。
    由于第四个集团登场,“锰路”似乎将更加热闹了。先走一步的三个集团将从今年夏季开始相继进行正式的探矿试验。具体的工程计划、地点、规模,当然是绝对保密的;可是,据认为,OMA将把矿石船改装成锰块采矿船,试验海域是夏威夷到加利福尼亚之间的六万平方公里海域。
    OMI将在夏威夷东南海域活动。采矿量据说是一天五千吨到六千吨,似将投入美国赛德科公司(参加企业之一)的石油采掘船。三菱集团三家公司所参加的肯尼科特集团将迟一点,预定今年年底到明年也在夏威夷东南海域进行探矿试验。
    三个国际集团之所以下决心从探测“有希望的矿床”一举转为大规模的探矿试验,“是因为实际提炼样品以后,了解到开采锰块很花得来”(三菱商事公司有色金属开发室语)。
    即使最后阶段的提炼没有问题,最大的任务却是怎样才能大量地而且有效率地把锰块从深海底捞起来。采矿办法,现在考虑有三种:
    一是连续吊桶方式——使绑有若干只吊桶的长缆绳在船上转动进行打捞。
    二是空吸方式——把管子从船上放下去,用气泵把锰块吸上来。
    三是空压提升方式——从管子底下注入压缩空气,把锰块推到船上来。
    但是,发展中国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国际联合企业的这种采矿试验。
    锰块的“有希望矿床”都在二百
    浬经济区的外侧,在一九七○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强调它们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同时发表宣言说:“在新的条约缔结之前,不得开采深海的资源。”
    但是,美国、日本反对这个宣言,同发展中国家划清了界限。
    在五月二十三日起于纽约开幕的第六次海洋法会议上,预定用开头两星期到三星期商讨制定开采锰块所需的规章。正因为锰块的商业化迫在眉睫,所以在会议幕后将“南北方”交错起来进行激烈的虚虚实实的讨价还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