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纽约时报”宣传我国在政治经济方面遭遇困难:说鸣放中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呼声”是值得注意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6-22

    【本刊专电】6月16日的“纽约时报”发表了施瓦茨的电讯,题目是“中国内幕:政治和经济不稳定,毛泽东的秘密讲话和批评的浪潮说明困难严重”,摘要如下:
    中共政权在国内遇到了严重的困难。这似乎是本报上星期刊登的毛泽东的秘密讲话的摘要表现的基本实际情况。
    毛先生在今年2月27日和3月12日的讲话中规定了这个新方针。自从那时起,中共报纸就出现了许多详尽的材料说明人们的不满和所遇到的困难。这种材料炸掉了以前自称在全国空前团结的情况下不断前进的幸福繁荣的中国的门面。相反的,现在很明显,在匈牙利革命时的许多因素在共产党中国都有,毛先生的新方针主要是避免在他自己的国家内发生匈牙利式的灾难。
    毛先生的讲话和他的官方报纸和电台发表的材料透露,现在中共同时面临着政治和经济的不满。经济的不满大概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并且反过来加剧了政治的不满。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十年前,这种贫穷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使共产党能够征服中国的基础。现在毛先生面对着这种贫穷的现实,同时要对这种现实负责,这是在他的政权统治大陆中国八年以后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
    由于中国根本是贫穷的,结果引起了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由于以下几个因素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一)自从1949年以来,中共效法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榜样,迅速推行了工业化。这需要中国人民作很大的牺牲,而他们的十分贫穷的情况使他们比苏联人民在1928年开始实行负担极重的工业化时更少忍受牺牲的条件。
    (二)在自1955年7月到1956年6月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一亿多农户中的绝大多数集体化了。现在有迹象表明,集体化得到了相反的效果,因为为了要使集体化迅速进行而提出的过多的诺言证明是不能实现的,而政府增加对农民的苛捐杂税的做法又引起了更强烈的憎恨。
    (三)中国人口正在非常迅速地增加,而最近的估计表明,每年人口增加将近一千五百万人。这以现代出现过的最尖锐的方式提出了马尔萨斯问题——人比粮食供应增加得快。“因此必须采取步骤来使我国人口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的水平,比方说六亿的水平。”
    (四)关于迅速工业化和在城市有机会找工作的传说使得大批贫穷的农民离开他们乡下的小片土地到大城市去。这造成了这个政权一直在奋力应付的城市失业的大问题。
    (五)最后一点但是并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是,今年和去年的大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给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是现在在中国各城市严格配售口粮的主要原因。
    中国共产党人现在不用暴力方式,而宣布要用说服的方法,并且允许按照毛泽东主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进行自由辩论。这种比较自由的气氛,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当中表现出,在共产党中国内部有许多人在政治上不满。这种反对表现得太嚣张和明显了,以致中共官方报纸过去一周又在试图收紧缰绳。
    现在已经承认的是,许多中国人对于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官员据有的越来越大的特权地位表示愤懑。但是也许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承认,在中国许多人发出这样的呼声,问道:为什么中国需要社会主义,为什么共产党应当在国家中据统治地位等等。
    【中央社纽约17日专电】“纽约时报”现已一反其前此之强调毛泽东最近演说中的“铁托主义”性而断定毛泽东的演说系因北平遭遇经济困难而起,并非基于主义上的考虑。
    “纽约时报”在过去两天曾刊载专文及新闻报导专门讨论共匪在这方面所遭遇的困难,“纽约时报”似乎相信美国应“让中共这些困难自然发展下去”。
    “纽约时报”记者麦克格里哥发自香港的报导说,所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曾承认军队中各政治派系之间及军队与平民之间存有紧张状态,“纽约时报”在其星期新闻评论版中刊载该报苏俄问题专家施瓦兹一篇讨论匪区政治及经济不安的专文,该文与蒋廷黻一封强调同样看法的信同时刊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