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新闻周刊》文章:《赴莫斯科的使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3-30

    说万斯对随访记者表示,美希望同苏在限制战略武器问题上就某个范围取得某种一致意见,从而指导以后的谈判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四月四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评论文章,题为《赴莫斯科的使命》,摘要如下:
    万斯带着两项总的建议前往莫斯科。他将谋求对允许双方拥有的两千四百件战略轰炸机和导弹进行“大量削减”。如果万斯做不到这一点,那未他准备把分歧撇在一边——主要是什么样的武器将包括在全部总额内——并谋求批准一九七四年谈妥的、但是一直没有签署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
    他还将保证重新讨论引起分歧的问题,即如何在下一轮谈判中限制先进武器的数额。实际上,这种战略是要使武器谈判取得某种进展。武器谈判二十八个月以来一直陷于停顿。万斯对随同他访问莫斯科的记者说,美国希望“就某个范围取得某种一致意见,从而将指导以后的谈判”。
    乍看起来,各种征兆似乎表明将在莫斯科发生令人不愉快的对抗。勃列日涅夫在第十六次工会代表大会上发表的一次讲话中,严厉地谴责了卡特对于克里姆林宫对待它的公民的公开攻击。但是,他的警告在两小时的讲话中只占了将近五分钟,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为了平息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内部生气的持强硬路线的人的情绪而做做样子而已。正如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所认为的:“勃列日涅夫当时几乎不可能说其他的话。”
    政府官员们承认,在人权问题上无疑会发生一些“激烈的争论”。但是他们仍然相信,这种争论不会妨碍在武器控制方面取得进展。卡特自己曾嘲笑批评他的人说:“有些人只要一听到勃列日涅夫打喷嚏就感到担心。”他说,他在勃列日涅大的讲话中发现了“非常、非常有希望的一些迹象”。美国官员还举出使他们感到乐观的另外一些理由:他们提到了苏联的一则信条,就是认为国内政策对于缓和没有什么影响,并且谈到这样一种想法,就是现年七十岁的勃列日涅夫想要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上达成一项长期的条约,以此作为他的政治生涯的顶峰。
    白宫认为,勃列日涅大的讲话证明卡特的维护人权的运动是正当的,而且不会造成什么危险,他的被人公开谈论的开诚布公的外交政策也是这样。总统看来几乎是轻松愉快的,他在就职以来举行的第四次记者招待会上,重新说明他打算公开说明一切问题。
    他说,重要的是,让人民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情况;有待采取的一些可以选择的办法;成功和失败可能带来的某些后果”。
    美国现在希望苏联人同意大大削减战略武器(也许是削减到一千五百件,不过比较可能的是规定以二千一百件作为最高限超);推迟讨论巡航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问题;然后迅速采取行动批准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所达成的协议。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预料卡特政府将要求克里姆林宫签署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所达成的协议而不改动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会谈中所规定的最高限额,然后在美国坚决保证首先处理巡航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问题的情况下立即进行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但是苏联人可能对这两项一揽子建议都不接受。
    事实上在福特政府提出建议的时候,他们已经拒绝了。虽然俄国一直竭力要求降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商定的限额,他们一再表示不愿接受任何不包括巡航导弹的协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