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日报评论印度政局《印度的新外交-----摆脱苏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3-27

说国大党王朝的崩溃从根本上动摇了“印苏轴心”的政治结构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三月二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鸟羽岭次郎从新德里发出的专文,题为《印度的新外交——摆脱苏联》,摘要如下:
    印度独立以来,历时三十年之久的“国大党王朝”的崩溃,从根本上动摇了迄今为止一直统治南亚的以“印苏轴心”为基调的政治结构。美国卡特政权似将开始努力消除基辛格外交所产生的“美印关系的不协调”的征兆,新总理德赛二十四日首次接见记者时表明“同一切国家实行等距离外交”,这在今后很可能出现“摆脱苏联”和同时引起的同美、中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印度政情的剧变为核心,在印度次大陆这个舞台上大国实力政治的开展,出现了动荡的新局面。历时十一年的甘地强权体制的崩溃和以“民主”为招牌的右派势力的抬头,使苏联和东欧各国受到强烈的震惊和感到受挫。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抱有“好感”,表示欢迎,两者呈现出鲜明的对照。
    过去,甘地体制下的印度,一直起着苏联向亚洲扩张的一大前进据点的作用。新德里市的外交部大街的苏联大使馆,是联系南亚到整个东南亚的“苏联情报活动中心”,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一九七一年印苏条约签订以后,据说苏联向印度提供的军援达二十几亿美元。据当地的西方军事人士说,印度现在还在推进依靠苏联援助而增强印度海、空军的计划。
    印苏如此紧密的军事合作体制,主要因为热心于“亚洲霸权”的苏联,和追求南亚“盟主”地位的甘地政权在基本战略上是一致的。把甘地国大党派赶下台的人民党,在竞选纲领中没有突出外交政策。但是,人民党的中心势力的人民同盟,对甘地总理倾向苏联一直持批判态度,当政后,肯定要修改“一九七一年的印苏条约”,至少也将排除其中的军事因素,即去掉其主要部分。
    苏联过去曾向埃及提供十几个亿美元的军援,由“萨达特改变态度”,吃了个本利全丢的苦头。现在,克里姆林宫在印度很可能重蹈“中东挫折”复辙,在这一“危险征候”面前,似乎掩饰不住内心的动摇。
    苏联在前年八月,因孟加拉的“反印、反苏军事政变”,不得不被迫从莫斯科—新德里—达卡轴心的一个据点后退。失掉印度一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战略将出现重大裂隙,因此,苏联可能不会退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