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石油大鳄(十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2-25

    初战马科斯·桑苗尔决心用自己的办法来打击洛克菲勒。在他的贸易界的伙伴帮助下,他秘密地准备一场主力决战。
    他在远东地区关键性的分销商港建立了大批油库,他又下令建立一支新油船队,使这支油船队走黑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到远东来的缩短了的航线,避免了绕非洲好望角走一个大圈的旧航线。他和苏伊士运河的英国董事们作了桌子底下的交易,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马科斯·桑苗尔大展雄图,震动了老洛克菲勒,他运用他的魔手,在伦敦组织了反击桑苗尔的强大攻势,要阻止桑苗尔的蚬壳油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标准石油公司秘密雇用的英国律师奔走在英国外交部,国会议员索里斯伯利爵士发表演说,对“桑苗尔的行为”表示“关切”,英国刊物《经济学家》引述了“反对派”的意见,攻击油船计划的“希伯莱精神”。
    但这时的桑苗尔在伦敦已经是个大人物,他在英国政府中有自己的势力,“爱英国”、“为了大不列颠的利益”的口号,成为他最好的护身符。
    油船队胜利地建成了,继“摩鲁克斯号”航经苏伊士运河之后,第二艘、第三艘油船陆续东来。到一八九三年终,蚬壳油船队便常川地载运俄国石油到远东各个商埠的蚬壳油库,成为美国标准石油的强大对抗者。
    洛克菲勒组织了多次反击,力图打垮新兴的蚬壳势力,恢复他的世界性垄断。他大幅度地削减油价,迫使数以百计的石油小生产者、小规模贸易商纷纷破产。但桑苗尔和他的辛迪加由于拥有日益扩大的油船队,有供应不绝的俄罗斯石油,它在各地建立的贸易据点仍然得以生存。
    桑苗尔拒绝了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提出的收购建议。一八九七年,他成立了蚬壳运输和贸易公司,他个人占全部股份的三分之一,他的家族有效地控制了这家公司。苏门答腊的财富这时候,蚬壳在伦敦的总部还是具体而微,职员不多。它还不能跟洛克菲勒的庞大的组织机构相比。
    桑苗尔本人的石油生产知识不足,他的公司也未能在欧洲市场居统治地位。标准石油集团从美国横越大西洋,把廉价石油倾销欧洲大陆。但桑苗尔是个狡猾的商人,英国政府又在背后支持他,他牢牢地抓住远东地区,积累越来越巨大的利润,特别是在日本。
    这时候,另一家小规模的石油公司也在百老汇发动的“石油价格战争”中苦苦挣扎而得到生存。这是一家在东印度群岛开发石油的荷兰公司,一八九○年注册为荷兰皇家公司。
    荷兰皇家公司的创办人是荷兰商人让·克斯勒。克斯勒到当时还是荷兰殖民地的苏门答腊去监督美国钻井队探测石油。苏门答腊果然发现了石油。他于是组织了一家推销石油的公司。
    克斯勒得到了两个大有冒险精神的荷兰青年的帮助。一个叫胡柯·劳顿,出身于一个长期在东印度群岛经商的荷兰豪富家族。另一个叫亨利·迪特汀,是一位船长的儿子,他在新加坡一家银行中开始了他的事业,有理财的专长,也懂得石油业务。这人十分活跃,被人称为“天生的买卖人”。他负责全权管理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在远东地区的业务时,只不过二十九岁。
    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不久就跟壳牌石油公司、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发生了正面冲突。这三个垄断集团之间的明争暗斗,持续了十六年。他们分别成立了一些子公司,有时甲乙联合对付丙,有时乙丙联合对付甲。
    蚬壳拥有运油船队,拥有自己的市场,资本也比荷兰皇家公司雄厚。它在这场三角斗争中,比荷兰皇家公司占有优势。进入得克萨斯州一九○一年当美国得克萨斯州“纺锤顶”发现油田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时,桑苗尔立即动手布置一个新的行动计划。
    他迅速地跟美国海湾石油公司创办人葛菲中校谈判,跟葛菲中校签订了一个二十一年的合同,由海湾石油公司以固定价格每年供应壳牌石油公司十万吨石油,这个数量等于当时海湾石油公司每年产量的半数,二十一年价格不变。
    这样,蚬壳的油船便直开美国得克萨斯州,把得州石油运到欧洲去销售。他有了这个可靠的来源,便在德国开了一家公司。德国本来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垄断的市场,这时被蚬壳闯开了。得州石油生产者和蚬壳结成的,是一个强有力的联盟。(十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