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委《国民报》文章:《中国的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2-24

    【本刊讯】委内瑞拉《国民报》一月二十三日刊登格洛里亚·斯托尔克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艺术》,摘要如下:
    对于那些钦佩中国的耐性及其精致玲珑、完美无缺和几乎具有永存的艺术价值的工艺品的人来说,他值得去参观一下由中国大使馆、全国文化委员会赞助下在加拉加斯市中心举办的精美的展览会。这个展览会已在工业宫展出好几天了。正如我们大家所了解的,中国艺术家们自远古以来的劳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令人难以置信的刺绣,它用色彩柔和的丝线,以精湛的传统手法表现了革命的题材:驾驶着火车的新型的中国姑娘,奔驰在田野上的拖拉机,还有用最精美的丝线织成的当代中国领导人的绣像。
    这是一种真正的艺术,这个观点可以从我们所评论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的精美作品中得到印证。有些牙雕,结构复杂,运动着的人物,翅膀和小船镂刻得如此地精美。就好像是刻在柔软的面团上,而不是坚硬的象牙上一样。玉雕也是如此。艺术家巧妙地利用玉石的天然外形和纹路,雕刻树木和花鸟色彩逼真,艺术家们对这种珍贵材料的运用,真是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石雕、木雕,巨大的或者细小的工艺品形式和色彩丰富多彩,既各有特色又互相协调。
    由于中国是一个如此辽阔的国家,各个省都有它各自不同的风格和趣味,所以这个从任何方面来看都是非凡的展览会所展出的品种是极其丰富的。
    地毯,红漆箱子和扇子以不同的风格表现出一种异国的,然而也是熟悉的情调,因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品从马哥孛罗时代以来就以它的精致优美打动了西方人的心弦。
    但是这一次我们亲自观赏了这些古香古色的精美艺术品,如周围雕有几乎是神奇的花朵的珊瑚花瓶,或栩栩如生的牛角雕成的玲珑的虾,以及其他完全革命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艺术品既反映了中国人民最近一些斗争的情况,又体现了毛关于文学艺术的一句名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