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石油大鳄(十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2-24

    “国王”洛克菲勒是最著名的了,它的孙子在一九七○年代甚至当上美国副总统,从后台老板直至登上前台,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
    但发迹的不只洛克菲勒家族。梅隆家族是另外一家,还有摩法家族、泰格家族、卢夫金家族、华纳家族、巴劳家族,他们都是经由石油这种黑色金子而汇聚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他们喝着石油工人的血汗止渴,脚下踩着同业被淘汰者的尸骨跳舞。他们在美国建立了事业的基础,然后把目光望向国外,掠夺外国资源,占领市场。美国的对外政治,以至这政治的继续——战争,特别是美国历次直接和间接参加的中东战争,适合于他们的需要。
    美国写书的人说,美国石油工业和它的垄断资本家,是“非常美国化”的。果然如此。它带有美国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中十分年轻而后来居上的国家的一切特质,野蛮、粗暴、最赤裸裸的侵吞与掠夺。
    在美国这五家大石油公司成长的同一时间,隔着大西洋,欧洲两家重要的石油公司也发展起来,它们和美国公司争夺世界市场,在东半球和西半球互相施展诡计,有时勾结,有时对抗。“国王”洛克菲勒的各种战略策略,被他的徒子徒孙应用到国际范围。由五家美国公司和两家欧洲公司组成的“七姊妹”,成为七条环球性的超级大鳄鱼。三、大不列颠与石油“爱国”的豪门英国人一开始就意识到他们在石油时代的脆弱性。七十年代英国北海发现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之前,英国除了在苏格兰有小规模的油母页岩开采提炼工业外,他们基本上没有石油。
    英国消费的石油,一直靠海外供应,经历遥远的水路,运回本国。航运的问题因此比美国更为尖锐。美国人习惯上用“桶”来作计算石油数量的单位,英国人用“吨”。“吨”是船只计算载重量的单位。英国用“吨”,是因为英国使用石油一开始就跟船只运输分不开。
    对于英国来说,石油一直是遥远的国外资源,它关系大不列颠帝国的生存,它和英国的外交政治分不开,石油利益被视为大不列颠帝国的利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这个背景,因而使英国诞生的两家石油公司,即“七姊妹”中的两位姊妹,在本国获得超过美国五家石油公司在美国得到的地位。英国统治阶级努力使国人获得这样一种印象,似乎英国的石油巨头是一批爱国者,他们关心大不列颠帝国的利益,多于他们对利润的关心。壳牌石油公司的发迹早在一八九二年,远在洛克菲勒的石油垄断在本国被海湾石油公司和德士古部分地打破之前,它在国外的权威就已经受到欧洲势力的挑战。
    挑战开始于设计一种新油船,借以安全地通过苏伊士运河。
    这种新油船自俄国的巴库油田运出石油,航行到东方的新加坡和曼谷。第一艘新型油船叫“摩鲁克斯号”,船名前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蚬壳标志。
    出资制造这艘新油船的人是马科斯·桑苗尔,他是壳牌石油公司的创办人。桑苗尔是个英国犹太人。马科斯·桑苗尔的父亲长期在远东经商,制造和运销一种有蚬壳标记的箱子。
    马科斯·桑苗尔在俄国找到了石油。
    一八七三年之后,旧俄沙皇准许外国投资,在高加索地区开发石油。那里的发展前景,当时看来甚至比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更广大。瑞典的诺贝尔兄弟,已经在高加索获得了特权。这对兄弟的父亲,是西方世界最早发明炸药管的人。诺贝尔兄弟需要资金,便邀请法国罗斯齐特银行合作,就此开始把俄罗斯石油带到欧洲市场。
    “诺贝尔—罗斯齐特石油集团跟洛克菲勒达成谅解,把欧洲市场一分为二,和平共处。但是在亚洲,洛克菲勒下定决心保持他对市场的垄断。要向洛克菲勒势力挑战,是十分艰苦的。标准石油财团由于有丰厚的美国利润为后盾,它有能力在任何一个市场大幅度削减油价,直至把竞争者搞垮。
    马科斯·桑苗尔参加了一个贩卖俄罗斯石油的辛迪加。他迅速地认识到,要在美国标准石油集团的“价格战争”前站稳脚,他必须同时在所有市场展开竞争。只有在建立了世界性霸权之后,他才能用在甲市场经由高价格取得的利润,津贴乙市场因为竞争的需要临时削价而遭到的损失。
    (十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