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国《阶级斗争》刊载伯斯坦文章:《天地翻覆》(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2-22

    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工人肩并肩地在一起学习,劳动,互相学习。他们之间的这种令人鼓舞的国际主义精神,就是坦赞铁路建设的特点。工程竣工后,中国就把铁路控制权完完全全地移交给这两个非洲国家的政府。中国除了要加强非洲解放斗争的团结之外,不求任何报答
    。
    毛主席对中国对外援助的态度是:中国应该为能有机会援助反帝前线的国家而感到高兴。
    中国尽最大努力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开展国家之间的关系,从不意味着要某个国家内部各阶级之间和平共处。在这个问题上,毛主席曾于一九四六年清楚地阐述过他的观点。他说,有时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进行策略上的妥协,但这只能是向“反动力量作了坚决的和有效的斗争的结果”,而“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
    在向第三世界国家、各解放阵线和马列主义政党提供援助时,毛主席总是强调,政治上的支持比起物资援助应该居于首位;接受外援的国家,切不可依赖外援或放弃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这个方针,与社会帝国主义企图用甜蜜的“援助”许诺把每一个国家或运动变成新殖民主义的附庸是截然相反的。中国的国际主义支援
    中国所给予的政治支持,决不仅仅是空话。譬如,在六十年代,中国是阿拉伯世界之外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国家,从而给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以极大的鼓舞。在七十年代,当美帝国主义野蛮地侵犯柬埔寨,苏修背弃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时,毛主席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发表了著名的五·二○声明。在这个声明中,他全力支持英雄的柬埔寨人民和印度支那其他各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一切敢于起来同帝国主义斗争的人民。
    在与世界上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建立这种亲密关系时,毛主席告诫中国人民要警惕大国沙文主义。
    他说:“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他又说:“我们决不可有傲慢的大国主义态度,决不应当由于革命的胜利和在建设上有了一些成绩而自高自大。”
    从联合国的讲坛到北京街道上的大标语,中国向全世界宣告,她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毛主席号召全世界人民,如果中国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就要反对她,并且联合中国人民推翻她。两个超级大国,谁都不可能作出这样的声明。(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