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马尔瓦·希勒访华文章:《今日西藏──“世界屋脊”纪行》(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7-01-29

    在七一农机厂,男、女工人也一同工作,该厂的主要出产是小型柴油脱谷机、风选机、播种机和涡轮。这些产品是在一系列的白色棚屋里制造出来的。
    下午访问的最高潮,要算是参观觉康寺(大昭寺),这间寺院是西藏数以千计寺院中历史最悠久(公元六五二年)和最神圣的一间,数世纪以来,一直是每一个西藏佛教徒的精神向往之所,寺内供奉着文成公主从汉族地区带来的大觉佛。今天,这间佛寺仍因它的壮观、历史悠久和美好的保存而显得重要。
    我们的车子小心驶过两旁尽是坚固石砌三层建筑物的“旧城”街道,经过摆在路边的蔬菜摊,进入了一个宁静的庭院,门廊四面是大型的红漆圆柱,雕上花草鸟兽和龙。我们的目光望上三层高的时候,看得见圆柱支撑的格子阳台,庭子的最高点是金色的尖顶,甚为耀眼。
    这时,来自文物办公室的响导说,目前流亡在印度的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曾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珍惜文物遗产。觉康寺的情况不正是驳斥这些诬蔑的明证吗?
    确实,这间寺院、布达拉宫和很多佛寺已经重新修葺、刷新,作为历史文物来开放,虽然西藏现在只有很少佛教信徒,再没有人愿意削发为喇嘛,但人们前往参神并没有被阻止。今天,人们认识到,要把这些巍峨的建筑物,作为他们自己艺术创造的借镜。
    我们被带领进入一个狭隘走廊的迷宫,经过重新修补的美丽堂煌壁画。丝质的幕帘。骤然,我们看见正对着我们的,就是无价的觉康佛,它坐在一个宝座上,四周围着银柱,上面悬挂着缀有银龙纹样的丝幕帘,佛身看似纯金——其实含有金、铁、银、铜和锋。佛像的头上戴着一顶由金叶和绿松石嵌成的金冠,佛像手部戴着珠环、绿松石环和珊瑚环。
    这间建筑物的每一件东西,无论是佛像、壁画或珠宝,假如是在西方博物馆,会被看作是宝物,受到严密的守卫。在西藏,这里没有守卫,没有电子监视系统,只有一些象我们那样的及当地的参观者,以及我们的响导。
    从觉康寺的顶端,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宏伟的布达拉宫全貌,这个曾成为十代达赖喇嘛宫殿的布达拉宫,正如雅典的卫城,是世界上最伟大建筑奇才的结晶一样。但是,它并不是座落于山巅,而是从山脚岩石上长出来似的,它的一座座围墙依着山坡向上伸展,墙的顶瑞排列着一行行的窗户,显得巍峨高大。它的灰白色的正面,悬挂着用牦牛毛制成的“天幕”,更增添了一番宏伟。
    布达拉宫的所在地,原来只有一间吐蕃王在七世纪建造的寺院,在吐蕃王朝衰落之时,这个地方杂草丛生。其后,在一六四五年,第五世达赖喇嘛才开始兴建现在的布达拉宫,总共花了五十年才完成。大部分的兴建工程,是由进香者逐次地带来巨大的石块,一块块地叠起来,直至把这座建筑群兴建到有十三层楼高、方圆四百六十码,殿堂九百九十间。
    第二天在东嘎人民公社的体验,也是一个有趣的新旧交融。东嘎公社有二百六十五户,人口一千一百一十三名。在一九五九年之前,他们都还在拉萨平原过着牧民和农奴的生活。据公社革委会主任吉拉说,那时,他们要与牦牛和狗同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之后,所有人民都获得分配土地。一九六○年,他们自愿成立互助社。自此之后,他们便努力改善农业生产。
    穿着节日盛装的男男女女和儿童,站在道路两旁欢迎我们,他们重复地欢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公社的礼堂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的巨大画像,四周的木凳垫着厚厚的地毯,在低矮的红、绿色桌子上,放着干咸豆、水果和酥油茶来款待我们。
    吉拉及其他的公社社员,在室内仍然戴看阔边帽子,他们穿着羊毛大衣,一只手露出袖外,其中一些穿着光滑的长靴,吉拉穿着一对象篮球鞋的西藏鞋。他们列出谷物收成的统计数字——每亩多少斤。他说,这个数量超过全国的平均亩产,而且还可以更好些。他同时说出公社的柴油机、脱谷机和风选机的数目,他说,公社有一间小学、一间诊所、一间夜学。随后,他引领我们步出礼堂。我们漫步穿过灌溉得很好的果园,绕过菜地,来到打麦场,看见男、女社员掷击着一束束的小麦,一部柴油脱粒机脱掉麦壳。
    接着,我们应邀随意到任何一间泥石和木材盖搭的社员住屋访问。骤看之下,这些房屋看似牲畜栏,但在屋内,地毯是厚厚的、水壶在泥灶上咯咯地响,灯泡的光亮照着屋内,墙上挂着一幅个个面露笑容的全家相。身为父母者自豪地谈及他们参军的儿子和入学读书的女儿。(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