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马来西亚《星槟日报》社论:《看卡特的国防外交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2-30

    【本刊讯】马来西亚《星槟日报》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看卡特的国防外交政策》为题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美国当选总统卡特经过慎重考虑后,终于委任加利福尼亚工艺学院院长布朗为国防部长。
    较早的时候,各方盛传被福特总统革职的前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将会受到重视,重作冯妇。但卡特还是任用布朗,考虑另设一个能源部让施莱辛格掌管。
    在总统竞选期间,卡特总统在布热津斯基(已被委为国家安全顾问职)的协助下,引用施莱辛格的论点驳斥与攻击福特对苏联的软弱,赢得胜利。布热津斯基与基辛格有同样的教育背景,但观点各异,布氏是一位苏联及东欧通,深信苏联的扩张政策对美国具有威胁性,他们这一看法,正与施莱辛格不谋而合。
    但是卡特既然敢任用不受苏联欢迎的人物布氏为国家安全顾问,为什么不任用施莱辛格为国防部长?
    究其原因不外有下列几种:
    一、卡特还是重视与苏联关系的维持,俾福特政府的政策得以赓续。
    二、虽然保守派人士较喜欢施莱辛格,但自由派人士则喜欢一名温和者出任国防部长。卡特既是一位保守派的自由分子,自然喜欢任用新人。
    三、在重要内阁职位内,不要有太多的反苏人士,避免产生公开的对抗。
    四、与苏联限制战略军备的谈判将继续下去。
    其实不论谁当选总统,都不会急切改变国防与外交政策。这是维系美国声望与势力的两大支柱,因此卡特委任谈判老手万斯为国务卿,一方面可以继承基辛格的某些政策,另一方面是期望通过斡旋与谈判减少无谓的开支。
    从卡特的主要阵容看来,他的国防与外交政策将在表现上与福特有所不同。他要对苏联采取较为强硬的路线,又要避免引起紧张气氛,但更重要的他要争取西欧国家与美国一道,共同负担防务费用,结成一个广泛的军备阵线(以北大西洋公约机构为首)来面对力量不断充实的华沙条约。
    在这种情形下,没有人希望美国退回孤立主义、不再负起领导西方世界的责任,但是也不欢迎美国在海外第三世界长久驻军引起局势紧张。第三世界普遍认为美国应该倾全力应付苏联的扩张,俾双方有所牵制。而第三世界的事务是不要两个超级大国卷入其中,但只要其中一个介入,另一个将不会坐视,世界政局也就因美苏的卷入变得更加复杂。卡特当选总统未来四年就是怎样寻求均衡来阻止另一个超级大国称霸,这重大责任,就落在万斯、布朗、布热津斯基等人的身上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