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西德《世界报》文章:《齐奥塞斯库和勃列日涅夫:在路线上搞平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29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一篇文章,题为《齐奥塞斯库和勃列日涅夫:在路线上搞平衡》,摘要如下:
    布加勒斯特步贝尔格莱德的后尘:苏联党的首脑勃列日涅夫显然是在努力至少在形式上调整一下莫斯科同东南欧的那些持不同见解的民族共产党人的关系。宾主双方目前在下面的提法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即罗马尼亚同苏联之间的分歧是不重要的,在今后的合作中有着良好的前景。至少在公开的场合没有谈到两党之间存在着的真正问题。
    难道齐奥塞斯库这样一来就放弃了他的独立政策吗?难道罗马尼亚又规规矩矩地,没有任何独立要求地回到东方集团中“正常”一员的地位了吗?在共产党东柏林会议上,莫斯科原则上同意各共产党和各共产党国家的独立性,齐奥塞斯库为了在这种基础上使其同莫斯科的关系正常化,首先利用了这次会议以后的形势。对罗马尼亚人来说,长期同北方的这个大邻国对立不可能是合适的。这也意味着收回某些“已经提出过的”要求,比方说在比萨拉比亚问题上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齐奥塞斯库后退到这么一种说法:他的国家“对苏联没有任何领土要求”。
    某些象征性的和外交的姿态也表明,罗马尼亚人打算维持迄今的路线并且保持平衡。比方说,他们在勃列日涅夫访问的前夕故意同美国签署了一项协定。前不久罗马尼亚国防部长去苏联访问时,他的副手同时去北京访问,因为布加勒斯特很重视它作为东方集团唯一的成员同中国共产党人保持良好关系这一事实。
    勃列日涅夫对罗马尼亚人——一个常常把俄国人当作敌人的民族
    ——的访问,这对苏联人来说也是一种试探,看看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温和的压力,或者不那么温和的压力使布加勒斯特离开它的路线?齐奥塞斯库在国内政治上的地位究竟有多强大?他是谋求这种独立性的代表人物,但同时也在自己的国家里树了好多敌人。
    勃列日涅夫对巴尔干的访问标志着苏联对该地区的政策的新阶段。莫斯科放弃它迄今不过问的作法,也放弃那种对东南欧事务尴尬地站在一边看的态度。这个强大的邻居又出现在这一地区,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两位在布加勒斯特面对面坐着的党首脑正在进行一场赌注很大的赌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