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奥地利报纸评华沙条约政治协商会议:《东欧沉闷的隆隆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28

    【本刊讯】奥地利《信使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沃·布勒尔的文章,题为《东欧沉闷的隆隆声》,摘要如下:
    今天在布加勒斯特开始举行华沙条约首脑会晤。看来这一次大规模地显示“社会主义兄弟友谊”的前兆是矛盾的:收紧缰绳的倾向是明显的;同时可以看到增多了的骚动,一种危险的喧哗。
    如下这种情况是很典型的:一个东柏林的人向主管当局提出到联邦共和国去的申请,他遇到沉着的官员的粗野而又带着进攻性的目光。这个申请者一言不发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在写字桌上把纸展开,仍是一言不发地指一指上面印刷的一段文字。这是《新德意志报》的一个号外,上面全文刊登了赫尔辛基欧安会的协议。
    不仅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而且在东欧的其他地方,公民们用这张纸“武装起来”,他们敢于提出他们的权利,尽管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遭到刁难和压力。我的驻东欧各首都的同行十分透彻地研究了政治情况,他们有一次同我谈了几个小时,他们说,“赫尔辛基文件在整个东方集团里是一个缓慢走动的定时炸弹”,“一种全新的意识在缓慢地形成”。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公民提出的二十万份出境申请就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对内,东欧当权派以更严厉的措施对赫尔辛基会议作出了反应,这一点也是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的:
    在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以及在捷克斯洛伐克,对持不同政见者、知识分子、教会等的压力措施大大加强了。人们试图用行政上和心理上的恐怖措施来对付事实上的或只是为人们所担心的“瓦解”。
    通常效果甚微——对抗依然存在:在波兰有一个委员会在波兰夏季工人骚动后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委员会,这一委员会维护“劳动者的权利”。它开展了尽管是非法的,然而却是很活跃的政论工作,不仅在国内,而且也在国外。教会对工人和持批判眼光的知识分子表示声援。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比尔曼事件”在有主见的知识分子和居民中引起了抗议的连锁反应。
    在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发生一些事件,这些事件表明,在那里人们也反抗政权——尽管由于严厉的镇压措施这种反抗是不可能的,这些事件表明,有些勇敢的战士在居民中有着广泛的基础。
    除了欧安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某些社会阶层不同程度的不满外,目前首先有一点造成在东方集团中的骚动,这就是经济状况。这种状况是真正令人忧虑的。西方一九七四年到七五年的衰退现在也移到了东方。
    对各政权的政局稳定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
    正如《南德意志报》前不久很精炼地描述过的那样,所有的东欧党的领导人现在正在“经济成就很糟糕而老百姓的要求则大增的这样一条很窄的山脊上”行走。在这样的山脊上搞平衡是充满风险的,可以象在匈牙利那样,不发生什么事故就过去了,但也可能象在波兰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在波兰是罢工和起义,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是老百姓发出明显而又“粗暴的”怨言。给苏联人的一丸苦药布加勒斯特首脑会议肯定要研究糟糕的经济形势。同时小兄弟们将会给苏联这位老大哥一些——尽管可能裹上一层巧克力糖衣——苦味丸药。因为苏联毕竟在东欧经济危机的问题上也有一份过错。莫斯科不履行东方经济共同体经互会的一致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该集团内部贸易的价格应该在整个五年计划期间都有效。克里姆林宫单方面地把石油和原料的价格提高了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一百五十。
    东欧各有关国家党的首脑和“领导国家”苏联,将寻求一种有效的办法来控制这种在东欧出现的严重不安局面。这种办法就是: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在党、国家和经济方面的联合,“团结”,开展一场新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进攻。
    这也就是说,人们——正如已经作过的那样——将要作出的反应是:如果锅里的压力太大了,那就把锅盖压紧,而不是去寻找沸腾的原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