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法报文章:《勃列日涅夫访问布加勒斯特:苏联罗马尼亚关系的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26

    【本刊讯】法国《十字架报》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勃列日涅夫访问布加勒斯特:苏联罗马尼亚关系的新阶段》为题,发表当科斯的文章,摘要如下:
    自从苏—罗关系紧张了十五年以来,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从未正式访问过罗马尼亚。苏联和罗马尼亚两国在经历历次危机中仍在继续讨论(友好条约已在一九七○年续订),但两党却采取缄默态度。
    在苏—罗关系中,争吵的大问题有二: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问题和比萨拉比亚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现在有什么变化呢?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生任何足以解释勃列日涅夫为什么要访问布加勒斯特的惊人变化。然而,有一些看不见的变化最近改善了苏—罗关系的气氛,使那种能使两国接近的因素有了新的份量。
    能使两国接近的东西,无论如何在苏联方面看来,不是在罗马尼亚有争论的问题,就是布加勒斯特的国内政策和正统的意识形态。
    毫无疑问,罗马尼亚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看法与苏联的看法稍有不同,这就是它的看法是以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它们各国有选择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的权利和在国际上尽量谋求本国民族利益的权利为基础的。但是,这难道不正是当这个原则被运用于苏联时苏联对这个原则所作的解释吗?
    毫无疑问,两国在利害关系上是冲突的,但在观点上则真是完全一致的。不应该低估这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深刻相似——即使对立的民族利益掩盖了这种相似也罢。因为在这共产主义运动目前经历意识形态危机的时刻,这种相似是可能起作用的。
    一九七六年八月勃列日涅夫—齐奥塞斯库会晤时,官方公报强调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方面,这两方面也表明了两国关系有所改善:这就是加强两党关系的愿望,以及对国际问题和双边问题的观点一致。在那次旅行中,齐奥塞斯库访问了摩尔达维亚;这也至少暂时地表明,比萨拉比亚不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
    在华沙条约问题上也一样,齐奥塞斯库在一九七六年十月一日的讲话中,似乎走上了妥协的道路,因为他说,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军事合作是重要的。然而,苏联在这方面未作任何让步,恰恰相反,最近任命格里布为华沙条约参谋长一事,证明苏联不想放弃最高责任,即使是暂时放弃也不愿意。
    今年夏季的勃列日涅夫—齐奥塞斯库会谈,齐奥塞斯库的安抚人心的讲话,目前的最高级会谈,都证明莫斯科和布加勒斯特之间发生了一点变化。
    罗马尼亚人目前需要增加他们同苏联的经济往来。一些年来,他们已摆脱了这些交往以便更好地确保其独立。今天,他们在这样一个选择上碰到了困难。同西方的贸易出现了很大的赤字,布加勒斯特必须进口一些原料——尤其是石油,约六百万吨左右——而这些原料在西方市场上的价格比苏联修订过的价格还要高。
    罗马尼亚也曾把宝押在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上,然而由于结构和工艺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出口能力往往很小。所以,罗马尼亚人在贸易、经济合作方面对苏联和经互会表示出了新的兴趣。
    从布加勒斯特看来,经济的需要在苏—罗关系演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言之有理的。根据这一假设,显然,罗马尼亚将努力把两国的接近限制在经济方面,不以作出政治让步为代价!对于苏联则相反,经济考虑没有多大意义,经济接近仅是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团结——服务的一种手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