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本 《朝日新闻》自悉尼报道:《面向亚洲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外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1-01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十月十七日刊登其特派记者小林发自悉尼的一则电讯,标题是《面向亚洲、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外交》,摘要如下:
    澳大利亚向开展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投入力量是很明显的。这事的背景是,认为苏联向印度洋、南太平洋扩张会破坏均势,而且对本国的安全也是威胁,所以有戒心。
    弗雷泽总理三月以来相继到新西兰、日本、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其目的在于强调苏联扩张并重视中国作为对抗苏联的势力的作用。
    在签订的日澳友好条约中,在访问中国时都重申了“加强美、日、中、澳四国的紧密合作”;在同美国首脑会谈中也以联合公报的形式主张保持美、日、澳三国的紧密关系,加强同中国的关系,支持扩大在印度洋的美军基地。对这些都应该从澳大利亚感到危机这种角度来理解。
    在印度洋问题上,支持“和平区”的印度尼西亚和认为“和平区是一种理想”的澳大利亚的意见并行不悖。但是联合声明中却说“在实现印度洋和平区以前,保持起码的均势是必要的”。
    弗雷泽总理认为他的主张得到了苏哈托总统的理解。
    联合声明几乎完全没有提到中国问题,这说明双方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没有取得一致的见解,而留待今后解决。
    据说弗雷泽总理认识到了苏哈托体制的稳定状况。
    在帝汶问题上发生矛盾的澳大利亚和印尼的关系大体上消除了矛盾,其意义是重大的。
    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会谈时,弗雷泽总理也讲到了苏联的威胁和中国的作用,计划在美澳新联防条约的三国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组成联防条约的基础上,让澳军继续留在两国。
    东南亚各国都希望澳大利亚加强援助和扩大贸易。
    同这个地区的贸易是澳大利亚出超。纠正这一点是加强同东南亚的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弗雷泽答应要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石油就是纠正出超的一种措施。新加坡也强烈要求澳大利亚及早解除进口的限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