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报刊登庞德谈苏联情况的文章:《列宁的梦破灭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10-30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月六日刊登伊丽莎白·庞德自莫斯科发给该报的一组连载文章中的第一篇,题为《列宁的梦想破灭了吗?》,摘要如下:(原编者按:尽管苏联早期在列宁领导下是革命的,但它现在已变成了一个保守社会。实际上,二十五年来执政的老是那一些领导人。工业化是事实,但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除了极少数持不同政见者外,大多数知识分子默默地生活在这种制度下。
    本报前驻莫斯科记者在苏联度过了两年之后最近已回到美国,她在连载文章的第一篇中分析了这个国家的现状。)
    苏联尽管有人造地球卫星和喷气式战斗机,但它向未来迈进的步伐还是沉重缓慢的。
    这是一个奇怪现象。仅在六十年之前就以它在艺术、对外政策、社会福利、争取妇女权利运动这些方面的革命“震撼世界”的一个社会已变得极其保守。
    这个国家现在由一个谨小慎微的老人政府管理着:实际上,二十五年来统治着政府、大学和工厂的老是那一些人。直到现在,仍然保证每个人都有工作,但是,每个工人的养老金、保险标准、住房、伙食和娱乐条件远远落后于西欧。
    然而,这一切保守的做法——而这种稳定是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在他执政的十二年中所一直吹嘘的——必定会使社会对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反应付出代价。变革的力量包括工业化、普及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动乱后使生活普遍正常化、理想主义的消失以及地区和民族的影响。
    从三十年代以后,工业化使成百万农民流入苏联的城市。这使他们受到教育。学会在舞厅跳舞,给他们生活带来舒适,有冷的,常常还有热的自来水,但是由于在公共住宅里住得很挤,也给他们带来了烦恼。技术知识界同时,工业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技术知识界。这些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政治思想灌输,但是他们还学会在一种与意识形态无关的范围内从逻辑思考问题。他们接触到了西方技术杂志,甚至,由于大规模进口西方的设备,也接触到了西方的技术人员。
    一些西方社会学家预料,一些利益集团会参加这些新成长起来的专家们的行列。并广泛参加苏联经济的制定工作。他们争辩说,勃列日涅夫已允许专家们享有某种自主权。
    对共产党和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官僚们的教育大大加强了,许多被提升的干部有工业技术方面的背景。这一过程最终可能使这种统治集团中的不合格的多余人员被淘汰。但是这也许使他们在阻止社会变革方面行动更老练和更有效果。在过去二十年里,苏联生活的正常化可能引起它自己的连锁反应。
    一九六○年至一九七三年间,按人口平均的总消费量跃增近百分之六十,而食品消费增加百分之四十八,纺织品增加百分之六十四,而耐用消费品增加百分之一百五十七。已作出增加肉的消费量的重大许诺,在七十年代私人已能买到汽车。迄今,苏联的消费者满足于这种大为改善的状况。但是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增长率下降到每年只增长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并且在几年之内有下降到零之势。如果是这样,那末到目前为止的生活改善所激起的消费者的不高的期望可能得不到满足。
    当波兰的物价上涨引起的暴乱在一九七○年使党的第一书记哥穆尔卡下台的时候,苏联政府也表现出了它对上述可能性是敏感的。它撤回了提高苏联物价的指示。但是一九七○——七五年经济计划规定的消费品增长率高于重工业这一罕见的指标已经破产。
    理想主义的丧失和随之而来的意识形态作用的变化,在过去二十年内在这里变得日益明显。革命热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一直保持着,尽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共产党自身进行了清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对斯大林的忠诚使我感到吃惊。然而,一九五六年和一九六一年赫鲁晓夫的“非斯大林化”标志着这两种天真的信念的终结。
    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已被对苏联的世界强国地位、空间成就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胜利的爱国主义的自豪感所取代。但是,由于眼下没有交战之敌,这样的爱国主义是分散的,而没有集中到某一点上。
    同时,意识形态多少已减色。如今,高等学校教科书中对领导的解释已从领导世界革命转到较为着重实际地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首先是政治考虑更为广泛的问题是:这个社会如果只是普遍存在着玩世不恭和机会主义的话,那么,它现在是否已失去鼓舞力量和劲头。
    要求苏联社会发生变革的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可能来自波罗的海国家、西伯利亚和东欧。有着露天咖啡馆、彬彬有礼的服务态度和比莫斯科来得自由的文化生活的中欧式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非常吸引斯拉夫游客。具有开拓者那种喜欢行动而不喜欢说假话的特点的西伯利亚可能使苏联社会比较开放,甚至比较丰富。甚至比波罗的海国家更西方化的东欧可能通过波兰时装和文化以及匈牙利的各项经济试验长期地对苏联施加放松的影响。
    另一方面,无论从原民族主义的特性还是从斯拉夫的强烈反应来看,中亚掀起的反斯拉夫的民族主义巨浪可能会促使苏联重新走向更加严厉的镇压方向。
    一致起来反对变革力量的是某些难以对付的阻力。总的说来,这些阻力倾向于继续对任何独立的社会和经济趋势的作用实行严格的政治控制。
    这些阻力包括,强行使政治优先于经济和社会考虑、俄国和苏联历史的独裁主义的影响和农民意识的继续存在。官僚机构的“再生产”如果说理想主义已丧失元气,那么官僚机构自身再生产的能力却未丧失。共青团领导人从西伯利亚铁路建设队的领导岗位升任党的职务。西伯利亚的行政负责人显然保持着他们的干劲和个人成绩感。年轻的新兵怀着感激的心情加入克格勃,因为克格勃的薪水较高,加入克格勃便可以得到在莫斯科居住的许可,而且马上就可住进成套房间。
    总的说来,苏联不久的未来恐怕会出现下述情况:
    出现这样一个知识界,它按照西方自由化传统进行意义重大而规模小的持不同政见运动,而且有首先关心改善自己的舒适环境的技术人员队伍。
    一种将继续凑合下去而无重大改革、突出成就与明显的失败交替出现的经济。
    民族主义将变得更加强烈但不会有使苏联陷于分裂的危险。
    对外政策是在实际活动中同美国继续搞缓和尽管有时做些粗糙的修修补补;同中国长期对立,不会有创新的行动。
    今后两三年内政治局面将继续下去,将出现、二十年来一直被压抑的某些变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