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本《信使周刊》文章《苏联军官中既有人酒精中毒也有人做黑市生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9-27

    【本刊讯】日本《信使周刊》九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军官中,既有人酒精中毒,也有人做黑市生意”》,摘要如下:(原编者按:即使制造了世界上性能最高的喷气式战斗机,然而如果缺乏驾驶它的飞行员满意地执行任务的条件,那么,新式飞机就会成为逃亡的最方便的工具。这一点不是别连科逃亡的“教训”吗?)
    苏联空军中尉别连科是世界最新式战斗机的驾驶员。他显示出十分高超的飞行技术,开着飞机到了函馆。他受到了日本外务省、警察当局“郑重的款待”,然后实现了去美国政治避难的愿望。关于别连科中尉逃亡的动机,大体上有两种看法:一种说是“反抗现制度”;另一种说是“个人原因”。
    但是,把这两种看法仔细考虑一下,就会想到:这两点未必就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因为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下,个人生活相当大的部分是由制度支配的,“对于制度的怀疑”和“个人生活的挫折”是“一张盾牌的两面。”
    所以,对于这次别连科逃亡,苏联问题研究家Q说:“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五年,反制度的知识分子相继被驱逐出国或者外逃寻求政治避难,而这次别连科中尉事件难道不是意味着这种动向已开始扩大到‘反制度的自由派军人’了吗?总而言之,在别连科中尉的行动中,可以感到一个从军务、党务到个人生活都正在摆脱苏联制度的人的姿态。”
    Q先生并且把这称为“第二个逃亡时代”。军队领导人所暴露出来的“军纪松弛”问题说到反制度自由派外逃寻求政治避难的行动已由知识分子扩大到军人,人们就会想起去年十一月在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发生的“‘警戒’号事件”。
    原子林二郎先生指出:“在‘警戒’号事件之前的一九七二年,核潜艇艇上人员和加利洛夫少尉等成立了叫做‘民主主义社会解放同盟’的军内地下组织,发表了要求民主化宣言。这个事件似曾使得苏联军方对‘反制度派军人’的活动相当神经过敏。”今年二月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时发表的“戈尔什科夫文章”,直截了当地表露了苏联军队领导机关的这种警惕情绪。
    戈尔什科夫的文章是,苏联海军首脑自行暴露了一个事实,即: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士气低落的现象正在苏联海军中蔓延。不妨认为,在苏联空军中情况也和海军没有什么不同。军官精神颓废的现象多不胜数
    据说,担任“护送”别连科中尉从函馆到东京的任务的日方警察当局官员,对这位中尉“好打扮”的情况感到吃惊。别连科中尉穿的不是笨重的飞行靴,而是轻快的短统皮鞋,还穿着花袜子。而且,飞行服里穿了蓝橙两色条纹的衬裤。
    苏联问题研究家Q先生说:“在最近的苏联军队方面的机关报上,可以看到提出军内精神颓废现象的消息。其中一些现象,即使从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去看也是严重的。由此可以了解,苏联军队内部的毛病已相当严重了。”
    下面介绍一下Q先生列举的“军内精神颓废现象”:
    军官穿颜色花梢的袜子外出,士兵出营房不戴军帽。
    苏军规定军人外出要集体行动,可是,可以看到带队外出的士官喝得酩酊大醉,由士兵架着归队的情景。患酒精中毒症,在军官中也增加了。
    在培养军官的军官学校,有的学生因为“讨厌学校”而未经许可就在外住宿,这种情况引人注目。
    后勤军官拿军用物资做黑市生意。
    在住房紧张的苏联,军官享有特权可以优先分配到住房,有的人在驻地和居住地两处都有房子,就把其中一处出租。
    上述军内腐败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司空见惯的,在以前南越那样的军队中则是家常便饭。
    但是,一贯夸耀有革命红军的传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和铁一般的纪律的苏联军队,现状竟是这样,那就仍然不能不称之为堕落。
    自由撰稿人、苏联通A先生说:“受巨额军费压迫的人民生活、军队内‘不知道战争的一代人’的增加、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反抗情绪,飞跃般提高了的军事技术和普通军人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在苏联军队内部,存在许多使得懒散气氛蔓延的因素。长此以往,从苏军中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别连科’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士气正在低落,纪律正在松弛。一位匿名苏联人士介绍这样一个情况作为苏军质量降低的证据:“今年七月,苏联太平洋舰队在九州海面举行了演习。不过,据目击者说,与加油舰平排行驶加油的驱逐舰两次同加油舰冲撞。虽然是八海里左右的低速航行,却还是嘭嘭地撞上了,真是少有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