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新闻》文章《毛泽东以后的世界,中国将坚持第三世界旗手的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9-27

    【本刊讯】日本《日本经济新闻》九月十一日刊登该报驻京记者冈田的文章,题目是《毛泽东以后的世界,中国将坚持第三世界旗手的形象》,摘要如下:
    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的逝世在国际上引起了重大的反响,而这种反响正在逐渐扩大。毛主席的领导能力在第三世界也是出类拔萃的,他的逝世对亚洲,对第三世界也是一个沉痛的损失。
    “我们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加强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把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我们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在九日毛主席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发表的讣告在谈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是这样说的。中国把国际社会分成三个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是第一世界,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等是所谓的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是第三世界,而把中国自己规定为第三世界的成员。而且中国的基本路线是以第三世界为核心,而同第二世界携起手来对付两个超级大国。中国所说的第三世界的意义,并不是消极地把第三世界放在美苏的峡谷之间,而且说它是“推动世界历史车轮前进的革命动力”。
    中国对超级大国的批判是把重点放在对抗苏联方面,中国认为,苏联是追求世界霸权的敌人,而这个敌人沿着六千公里的边界部署了几十万现代化军队,窥伺邻国,中国也不能不采取严峻的态度。
    关于美中关系方面,现在已经进展到十一月美国总统选举后美中邦交正常化将提到议事日程的地步。在美国国内早就存在着一股暗流,那就是一些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的人要求在毛主席健在的时候实现“美中建交”。由于毛主席逝世,这股暗流也有可能一下子翻腾起来。美国同中国建交,在箝制苏联、解决台湾问题这两个方面也是有好处的。
    再看一看亚洲。中国在一九七五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的新形势下,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各成员国相继建立了外交关系。同这些国家之间的人员、物资交流也逐渐活跃起来。
    饶有兴趣的是中国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最近明显地加深了。一九七五年五月,欧洲共同体副主席索姆斯访问中国,双方商定要举行关于缔结中国和欧洲共同体统一贸易协定的谈判,今年一月已开始进行草拟协定的预备性谈判。如果这个谈判达成协议,那就不但会加宽中国和欧洲共同体之间的经济渠道,而且也会给苏联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这是不容忽视的。这又会减少中国对日本经济的依赖,从而成为在政治上、经济上箝制日本的一个副产品。
    实行以第三世界为基础的外交战略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主席。毛主席逝世了,但是中国外交今后仍将执行忠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路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