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华盛顿邮报》驻香港记者为《文汇报》撰文《悼念毛泽东主席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9-24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九月二十一日以《悼念毛泽东主席有感》为题发表一篇专稿,全文如下:(《文汇报》编者按:本文作者马修斯是美国《华盛顿邮报》驻香港分社社长。他于九月十六日到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哀悼毛主席逝世后,为本报撰写了这篇悼念毛主席的文章。)
    香港和中国其他地方对毛泽东主席逝世流露出的极大的哀痛,对我这个美国人来说是意想不到的。虽然我知道毛主席的逝世会给中国带来极为沉重的悲痛,但看见这里对毛主席流露出的哀恸,竟是这么深切,不禁也使我深为感动。
    星期四(十六日)那天,我排在长长的人龙里轮候吊唁毛主席。人龙从中国银行一直伸延到旧木球场。在轮候时,我看见不同年龄、不同像貌的人都在等待着向毛主席致哀。唯一共同的,是他们那种坚定的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这个号召,对他们来说是意义深长的。当一个敬爱的人逝世时,人们便会回顾毛主席创造性的、充满丰功伟绩的一生,从而检讨自己。
    即使象我们这种靠报道人物为生的人,要总结毛主席的一生也是感到困难的。他是一个哲学家、诗人、战士和世界最大国家的政治领袖。当他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统一了中国后,坚决抗拒了靠吃老本的引诱。反之,他发动了一场仍未结束的运动来改造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中国以外的人民——特别是美国人——感到难于理解的,是毛主席对世界前途抱有很大的期望。我们有很多人到了中年时,便会感到疲倦,希望平平静静度过余生。毛主席在赢得历史上一场最伟大的军事胜利并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本可以停下来休息,但他仍然坚持前进,这一点感染了整个世界,并使得很多人都想了解他为什么这么不同。
    我们可以从过去一周来世界各大报纸的篇幅中,看见这种迹象。例如我所工作的《华盛顿邮报》,就在第一版以头条位置显著处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还附有另外八篇报道。我们撰写的毛主席传略长达三大版——就我记忆中,这是我报发表的最长的讣告传略。我报社论版还选刊了毛主席一些著名的语录。此外,我报驻艾灵顿记者还访问了一个自小与毛主席是同学,又在五年前获得毛主席接见的医生。在整个一星期内还不断刊登有关消息,讨论毛主席的政策,并报道中国领袖如何表示决心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继续执行毛主席的路线。
    毛主席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占有一种特别的位置,因为他经常流露出对我国的兴趣和好感,并流露出他对我国英雄的敬佩。一个居住在远方的外国人竟会对美国革命领袖致敬,这使美国人感到惊喜交集。这是对我国历史最崇高的赞美,因为它是出自一个卓有成就的人,这个人在他领导的国家中所取得的成就,相等于华盛顿、佩因、杰斐逊三人加起来的成就。美国人,象我自己一样,不会忘记他为结束中美两国的分隔而作出的努力。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可能会提供一些经验以便我们解决自身社会的矛盾。他是一个要求我们思考、实践、辩论、关心社会的人。人们将深深痛惜他的逝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