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奥《新闻报》发表拉特文章:《克里姆林宫的世界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7-29

    【本刊讯】奥地利《新闻报》七月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合刊上发表海因茨·拉特发自莫斯科的一篇评论,题为《克里姆林宫的世界政策》,副题是《成败各半》,摘要如下:
    苏联党首脑勃列日涅夫这几天要到克里米亚的奥列安达去度暑假。与此同时在莫斯科逐渐开始的政治间歇,使人们有机会对一九七六年上半年作一次总结。
    苏联领导的注意力首先放在国内问题上,因为二十五大所通过的新的五年计划的具体化需要比预期要多的时间。因此最高苏维埃通常的夏季会议迄今还没有举行。虽然新的计划旨在现代化和提高质量,但头六个月的结果并不充分使人信服。中央委员会关于供应问题的一系列指令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在莫斯科领导人努力要使新计划具有生气,在这方面,上头的努力会对底下的各级生产单位事实上发生多大影响,这还是不得而知的。关于收成问题也还是不清楚的。久雨之后终于晴了天,所以谷物收成的前景又被看得比较好了一些。只有超过平均数字的收成,即必须多于二亿吨,才能较快抵销两年歉收造成的后果。
    在外交方面,同美国的关系始终具有特别的意义。然而在这方面的活动已经冻结,因为苏联领导有这样的印象,即福特总统把精力完全集中在竞选上,并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美国方面“缩手缩脚”。在莫斯科人们对于美国今后的路线非常没有把握。他们密切注意很有希望的总统候选人卡特的各次讲话。由于上述这样没有把握,所以在苏联人眼里,波恩就上升为第二重要的西方会谈伙伴,这尤其是因为莫斯科的看法主要是希望莱因河畔的目前的执政联盟在十月三日之后也能继续执政。
    根据克里姆林宫本来要达到的目标这一角度来看,近东局势被认为是毫无异议的一个挫折。在莫斯科看来,继埃及之后叙利亚今天也更加倾向西方,苏联为争取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所付出的努力并不能真正补偿这一挫折,因为这些国家离直接的危机地区太远了。对莫斯科来说,眼下在近东只可望政治上的停滞,而不是解决。另一方面,由此所产生的较小的物质上的义务被觉得是令人宽慰的。
    受到西方强烈抨击的在非洲的活动,目前可能只是小规模地进行。尽管莫斯科口头上说自己是公正善良的,但是几乎是所有的西方国家对安哥拉的强烈反应也遗留下了一些影响。希望获得贷款和搞物物交换、希望得到西方的技术以及希望继续执行迄今为止的西方政策的要点,显然促使克里姆林宫更多的是在长期的观点下来看待自己在非洲的卷入。
    相反,苏联加紧努力遏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亚洲的活动。在莫斯科看来,今天亚洲南翼对中国是提防得很紧的。同英·甘地的会谈被视为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一步。争取菲律宾的努力可望取得成效。今后在亚洲的活动可能集中在同泰国的关系上。
    在勃列日涅夫看来,在东柏林召开的共产党会议几乎是顺利进行的,因为所有矛盾事先已为人所知道,而且会议的召开为面子服务,尤其是因为大多数东方集团国家在此期间又抬高了为苏联所宠爱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身价。这样说来,克里姆林宫的政治音调介于强音和弱音之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