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报述评:《印度与伊朗:因优先经济问题而消除政治上的对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7-28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七月十三日刊登该报驻新德里记者佐藤写的一篇述评,题目是《印度与伊朗:因优先经济问题而消除政治上的对立》,摘要如下:
    今年以来,伊朗首相胡韦达和印度总统艾哈迈德在五月和六月分别到对方国家进行了访问。通过互访,两国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友好关系——这是一致的评价。这种联合,乍看起来,有点儿令人奇怪。伊朗是与印度水火不相容的国家巴基斯坦的最好朋友。在一九七一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时,伊朗就曾对巴基斯坦援赠过喷气式战斗机。
    另一方面,印度同否定王制绝对权威的社会主义国家、伊朗感到有最大威胁的苏联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友好关系。可以说,两国间至少间接地存在着互不通融的“敌对关系”。
    两国关系之所以发生激烈的变化,实际上是因为一九七三年年底发生的石油冲击。
    印度国内消费的石油,约百分之七十依赖从外国进口。曾一度上涨两倍的石油价格,沉重地打击了印度的经济。为了实现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印度无论如何也迫切地需要以尽可能有利的条件搞到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资源石油,因此,印度所依赖的就是伊朗。这样,甘地总理在一九七四年访问了伊朗,以此为转机诞生了新的经济关系。
    伊朗当时保证,以政府之间贸易的方式,五年内每年向印度提供一百万吨原油。印度大约每年进口石油一千四百万吨,伊朗是其最大的进口对象。
    伊朗也从回头货中得到很大好处。去年年底,伊朗向印度提供六亿三千万美元的贷款,作为在印度南部开发铁矿的资金。双方商定,二十年内以一亿五千万吨铁矿石偿还这笔贷款。铁是伊朗争取发展经济、发展工业不可缺少的物资。因此,伊朗和印度都得到了最想得到的物资。
    印度称赞说,用伊朗贷款开发铁矿的作法是与外国进行经济合作的榜样。另一方面,对伊朗也可以说这是使用石油货币的最好方式。今后,伊朗还要用开采铁矿的方法在印度开采铝矿石(铁矾土),使伊朗国内炼铝工厂的生产能力由日产四十五吨增加到日产一百二十吨。此外,关于修建印度西部拉贾斯坦邦的灌溉水渠,印度欢迎伊朗投资——如果印度能得到同样的合作,那末印度就可以向伊朗提供它所希望的稻米和蔬菜等食品。
    印度和伊朗贸易量的增长情况最清楚地说明了最近的状态。一九七二年至七三年,印度对伊朗的出口是二亿四千万卢比,进口是十二亿一千万卢比。但是,一九七四年至七五年出口是二十一亿五千万卢比,进口是四十七亿二千万卢比。三年之间,贸易总额大约增长了四倍。这种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伊朗已经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对手之一。
    甚至可以认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和解,莫如说是在伊朗和印度加强经济关系的趋势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胡韦达首相五月访问印度时会见记者说:“印度和伊朗的合作领域是宽广无边的。”甘地总理赞颂两国的友好关系渊远流长:追述了两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据说,最近巴列维国王将再次访问印度,两国的经济关系将日益加强。
    最近,包括军事援助在内,印度与大国苏联的贸易和经济援助关系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与美国的关系也处于胶着状态。在这一系列的困难的国际环境中,印度大概觉得找到了身旁有一个新的“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似乎可以认为,在巴列维国王看来,从前的宏大设想,即组成与欧洲共同体相媲美的西南亚地区的合作组织的设想终于开始实现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