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朝日新闻》报道《亚洲各国为美中苏三极均衡煞费苦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5-01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十九日刊登该报特派记者林发自新加坡的消息,标题是《亚洲各国为美中苏三极均衡而煞费苦心》,摘要如下:
    亚洲各国为了寻求美、中、苏三极之间的力量均衡正在努力进行外交上的探索。据说,二月下旬于巴厘岛召开的东南亚国家联盟首脑会议的最大议题也是三极均衡的问题。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将于五月十日访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预定于近两三个月内访苏;据说根据印度方面的强烈要求,中印决定互派大使等动向,也都表明了这种探索。这一一倾向正向整个第三世界扩展,对八月份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也将产生影响。
    对于第三世界来说,与由于西方先进国家的经济压迫而造成的南北问题相并列,摆脱殖民统治已成为最大问题。但是,政治上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因为去年印度支那半岛全面解放和旧葡属非洲各国的独立,高潮已经过去。
    如果想要在第三世界中维持旧体制就必须依赖发展经济。这就是东盟各国在巴厘岛会议上得出的认识,即“最大的安全保障是经济独立”。莫如说,那些被认为是不结盟的左派或者中立派的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也是一样。
    并且,解放势力的扩张似乎正在确保苏联力量相对的优势。苏联在缅甸、泰国等国家的解放势力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据说,正如在新加坡开办莫斯科人民银行分行那样,苏联已经把手伸到了金融和投资方面,并且派海军力量常驻印度洋,在索马里修建的军事基地已经完工。
    亚洲各国正在努力纠正那种由于有利于苏联而常常出现的力量不均衡的现象。美国总统福特去年秋天访华之后访问了印尼和菲律宾两国,上个月美国副总统洛克菲勒访问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首脑对他们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国要继续留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这不只是经济上的权益,也包含着政治和军事上的意义。在印度,加强甘地体制之后,被称为具有右派思想的主要人物
    ——甘地的次子桑贾伊
    ·甘地的影响扩大了,因此,出现了要纠正以前同美国疏远的关系的动向。在亚洲国家中,批评苏联亚安体系的国家居多数。上述这种想法是同中国想极力阻止苏联南进的战略相吻合的。占上风的看法是,在新总理华国锋的领导下,中国外交的基本路线也不会发生变化。印度尼西亚一旦调整了对华态度,新加坡也将同中国建交,这是确实的。历来被认为亲苏派的印度实现对华关系正常化,也可以认为是修正亲苏路线的表现。悬而未决的甘地总理访苏的日程也尚未确定。
    另一方面,对苏联也不公开进行批评,想保持温和姿态。据传,新加坡在公布李光耀总理访华前夕,特意派拉贾拉南外长访问了莫斯科,这不会导致立即同中国建交。菲律宾自去年夏天同中国建交以后,也急于同苏联建交,这是马科斯总统访苏的最大课题。印度并不想从根本上破裂同缔结着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的苏联的亲善关系,就在宣布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当天,同苏联签署了今后五年的巨额贸易协定。
    这种在美中苏之间探索均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亚洲的稳定及和平,这是无疑的。东盟各国接近中国是为了抑制在印支全面解放后在东南亚增大了发言权的南北越。另一方面,大多数人认为,对苏联的低姿态是出于将来同印度支那国家建交。
    对力量均衡的探索也将成为第五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议题。主持这次会议的国家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三月末会见了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本周内也将于新德里同甘地总理会谈。无疑,这种动向也是同探索“力量均衡”有密切联系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