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每日新闻》报道:《频繁地往来于中苏之间的东南亚首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4-26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四月十五日刊登一条报道,题目是《频繁地往来于中国和苏联之间的东南亚首脑》,摘要如下:
    近来,东南亚各国首脑围绕着中苏两国的活动颇为频繁。在新加坡外长拉贾拉南访问苏联,同葛罗米柯外长会谈之后不久,又宣布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预定下月十日访问中国。菲律宾的马科斯总统的莫斯科之行,也将于下月底或六月份实现,这几乎已确定无疑,据传,菲律宾外长罗慕洛在这之前于最近将访问苏联。虽然这两个国家同中苏的“来的过晚的春天”的背后有着各自的情况,但似乎可以说,这一动向是东南亚各国想拼命努力保持美中苏的影响力平衡的表现。这也是符合新太平洋主义所代表的美国的东南亚政策的。
    在印度支那崩溃后的东南亚,“脱离美国,靠拢中国”的倾向引人注目。泰国、菲律宾去年年中相继同中国建立了邦交(马来西亚是七四年同中国建交的),但新加坡没有采取同一步调,只是在去年三月派拉贾拉南外长访问了北京。这次李光耀总理访华是作为“友好代表团”,总之不是以建交为前提的。但是,这无疑对新加坡的国内外都将产生和建交同样的效果。
    去年十二月,印度尼西亚用武力占领东帝汶,对于小国新加坡来说是一个剧烈的冲击。因为,甚至可以预料在不同的状况下,新加坡有可能被“占领”。
    菲律宾自一九七二年马科斯总统夫人伊梅尔达访苏以来,两国间打通了渠道,确定了“同中苏同时建交”的方针。去年夏天,该总统决定访问苏联,但由于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日程和该总统的健康问题,因而拖到了今年。据认为,菲律宾在很大程度上是想通过和苏联建交来获得经济利益的。
    总之,新加坡和菲律宾这两个国家的活动,从结果来看,将保持“太平洋的均衡”,也是符合美国的新太平洋主义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