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西方争夺苏联市场,加紧推销新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3-29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二月二十二日刊登该报记者小岛发自莫斯科的一条电讯,题目是《西方争夺苏联市场,加紧推销新技术》,摘要如下:
    据此间贸易公司人士说,苏联在新五年计划中,对同西方的经济交流和引进技术抱着极为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苏方向各有关公司表明,根据新五年计划在今后五年中将进口成套设备等大型生产设备的计划中透露出来的,从整个来说,将扩大生产设备的规模,并且正在寻求最新技术。
    苏联的这种积极姿态,对于挣扎于萧条之中、陷入了出口呆滞的日本产业界来说,是一个大喜讯。但这也使同样陷入了严重萧条的西方国家一齐加强了向苏联市场推销商品。今年的苏联市场似将成为日本同西欧国家激烈争夺的场所。
    苏联为了摆脱经济萧条,从前一个五年计划起,就决心大胆地同西方进行经济合作。结果是,苏联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量逐年扩大,一九七四年终于突破了占总贸易量的百分之三十。
    去年日苏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二十八亿美元,这与七一年的八亿七千万美元相比,增长了二倍多。
    不过,同西方如此扩大贸易,招致了苏联方面的大幅度入超。去年西方由于通货膨胀,价格猛涨,苏联原材料出口呆滞,不断大量进口谷物,贸易收支出现了巨额的赤字。
    据认为,在这些赤字中,苏联是以从外国金融市场借款二十亿至三十亿美元、出售黄金和从外汇储备中提款二十亿至二十五亿美元来弥补的。但考虑到苏联在今后五年中,每年要从美国进口六百万吨以上的谷物,和西方由于萧条而控制从苏联进口原材料等情况,这种贸易收支的恶化状况,不可能迅速改善。
    又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三月二日报道,苏联同西方的贸易正在急剧增长,即使莫斯科创纪录的硬通货短缺,似乎也阻止不了克里姆林宫进口外国技术的积极性。由于大量进口西方工业技术和粮食,去年苏联同所有西方贸易伙伴的贸易,除英国和芬兰以外,都有巨大的赤字。据西方银行家说,一九七四年,苏联硬通货贸易顺差二亿四千万美元,而一九七五年硬通货贸易赤字可能急剧增长到五十五亿美元之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