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马《星洲日报》译文:《尼泊尔与中国长期以来的浓厚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2-27

    【本刊讯】马来西亚中文报纸《星洲日报》二月十一日译载波拉·拉勒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尼泊尔与中国长期以来的深厚友谊》,摘要如下:唯一在西藏设代办的国家尼泊尔向来引以为荣的一件事,就是它是唯一获准在中国的禁地——西藏——设立代办的国家。
    这个喜马拉雅山小国能获得这份殊荣,因它长期以来,在历史上就与这块古老的土地——很恰当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人民,发生了深厚的贸易及其他的关系
    在中国还没有成为一个强大的共产国家之前的数世纪,尼泊尔的原住民尼瓦里斯族就已与西藏进行着广泛的、兴旺的贸易。他们通过复杂的物物交换制度,为西藏人带来了他们迫切需要的食盐及米麦,然后取走更奇特的东西,诸如麝香、牦牛皮、羊皮及丝绸。他们的贸易路线通过艰险的喜马拉雅山道,处于海拔一万七千尺的高度。
    这些高度熟练的及有文化的尼瓦里斯族甚至与西藏人通婚,并授予某些佛教的文化。这种人种上的联系时至今日依旧保持不变。
    一九五九年中国收回西藏后不久,它驱走了所有的外国人,除了尼泊尔人例外。就连与西藏有着尼泊尔人那样联系的印度人,也不获批准逗留。
    由于尼泊尔在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战略缓冲位置,以及它在两个强大的捐助者之间奉行中立政策,所以它仍被允准与西藏人保持联系。
    据官方数字显示,目前西藏住有约四百名尼泊尔人。他们多住在拉萨;那儿也是它的代办的所在地。这些尼泊尔人多数是商人及农场工人。其中还有一个是牙医。即使是在这块严格的社会主义土地上,他们还获准拥有自己的财产及从事生意活动。和西藏人组成社区此外,在这条五百英里长的边界上,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尼泊尔及西藏人组成的社区。他们进出这条边界以找寻季节性的工作。这条边界刚在一九六二年划定;它沿着这片苍茫的喜马拉雅山的分水岭而延伸,穿越激流及和平的部落。部族的主要工作是种植马铃薯。
    他们有时也通行在加德满都一科达里公路上,以从加德满都提取货物。这条六十四英里长、双边的、黑色路面的友谊公路,是由中国在六十年代后期援助建造的。
    他们的工资平均是五角,一如西藏人的每日工资。但他们从政府医院中获得免费的医药照顾。
    通常米与蔬菜都用来交换。
    尼泊尔商人报道称:中国政府已在西藏重修大部分的寺庙,但并不鼓励进行膜拜。
    近几年来仅有的一次边界事件发生在去年十一月,三名尼泊尔籍人越境进入西藏射杀了一只麝香鹿。它是西藏的受保护动物;可用来做香水之用。中国政府迅即捕捉他们并交给尼泊尔当局。
    经过最近住在尼泊尔的康巴人缴械之后,这边境已成为世界上最平静的区域之一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